松錦之戰。

大明有錘匪明裡暗裡的幫助,共同對付滿清。

皇太極當真難受的很,又十分的憋屈。

因為在盛京周遭作亂的大部分人全都跑了,你想發火宰了這群狗東西都沒機會,因為這幫孫子跑的太快了。

先前前線糧食供應出了大窟窿,皇太極本想著今年秋收能夠填補一些窟窿。

結果盛京平原被錘匪搗巢,又讓皇太極的期望落空了。

不僅沒有補上,反倒床單上三個窟窿連成一個大窟窿,皇太極想要補,都難以下手。

這些年清廷的疆土東北起庫頁島,東臨鄂霍茨克海,西北迄貝加爾湖,南至長城,北跨外興安嶺。

可目前這些地方沒有經歷過建設,還是窮山惡水之地,更不用說產出糧食了。

努爾哈赤為了增強自身的部落,對於被征服的部落,全都打包帶走。

各個女真據點被他搜刮一空,屬實是千里無人煙那種。

而且在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很重視被擄掠來的漢人,可是稍微糧食有所不足,就會派人殺了這些無糧的漢人。

但是殺人能省下多少口糧?

還是得劫掠大明這個富戶才能緩解。

皇太極也不會像他爹這麼強硬,好不容易把滿漢凝聚在一起的,這又經歷過錘匪的鼓動,讓身為奴僕的漢人殺戮滿人。

他這次戰後要是再次擴大化,指定會讓他的統治越發不穩。

努爾哈赤佔據了遼陽、沉陽等平原地區之後,後金已經從漁獵民族過渡到了半耕半漁牧的生產生活方式上來。

但是沉陽平原上的農作物被錘匪破壞,光靠著遼陽平原產糧是指定不夠的。

而且皇太極目前也不敢繼續擄野女真充入軍隊當中,這些人不怕死能打仗,但更能吃啊!

現在大清內出現了糧食危機。

皇太極為了緩解這種目前的糧食壓力,恢復了他爹努爾哈赤的政策。

除當差的巴克什、匠人、哨臺的兵丁、在外駐防的甲士及為官差提供馬匹者可暫免官糧外,其餘每一男丁皆徵糧一石。

因為以前都是三丁納糧兩石。

一男丁分得三十畝田地作為耕種,這是努爾哈赤定下來的計丁授田政策。

其實努爾哈赤定下來的策略是有問題的。

圈佔的一百萬畝都是無主荒田,可實際上無主荒田哪有那麼多,全都是有主的。

但說你是無主就是無主的,而且分得到百姓手裡的能有五畝地就算是燒高香了。

於是這些人不是委身於溝壑,就是跑路當綠林好漢去了。

後金把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強令置於滿洲貴族、勳臣以及八旗兵丁的統治和奴役之下,以維持和鞏固極其落後的封建農奴制的莊園經濟。

這種倒行逆施的作法,當然不會長期維持下去。

因為它遠遠落後於廣大漢族地區已經發展起來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已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一大障礙,因此遭到百姓的的激烈反對。

地被圈佔後,百姓的田賦負擔不僅沒有減輕,相反卻有所加重。

不跑路幹嘛?

由於逃亡事件不斷髮生,勞動人手極為缺乏,許多八旗士兵不得不典賣他們佔有的小塊旗地,這些土地便越發的集中在滿清高層貴族手中。

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屠殺遼沉漢人,編莊之後,出現大量農莊,這些農莊的土地進一步擴大。

清朝入關之前,由於“地土未廣,民力維艱”,滿族八旗除了“三丁抽一”、當兵打仗外,還要負擔極為繁重的、名目眾多的差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