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熊廷弼的衛遼固遼復遼,還是孫承宗、袁崇煥的思想,在現在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以前還可以說守衛遼東是鞏固京城的戰略。

守山海關必要先守遼左,守遼左必先守衛覺華、寧遠。

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且屯且築,修守修備,逐步推進。

如今大明不僅沒有逐步推進,反倒大跨步的後撤。

皇太極創造性的不走山海關戰略,屬實是打的大明措手不及。

大明主持遼事的文臣們,全都設想了後金會繞過山海關走海路進攻內地,京師受到威脅,未曾想皇太極遠征千里繞路破薊鎮等地進入內地襲擾。

洪承疇認為既然放棄關外,就放棄的徹底一點,直接守衛山海關才是最需要做的事,至少有些籌碼在手。

大明都到了如此窮困的地步,還在乎什麼棄地千里的罪過?

從西北到東北在到南方,棄地足有萬里了!

誰在嚷嚷,就派誰去收復失地得了。

正愁沒合適的藉口,從他們手裡搞到銀子呢。

陳奇瑜確實開口道:“攻打寧遠的清軍很可能是羊攻。”

“嗯?”

“你方才說了吳國俊找蒙古人假冒錘匪去偷襲沉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皇太極又在松山前線支撐了兩年,我大明供應糧草尚且困難,他那窮山惡水之地,能種出多少糧食來?”

陳奇瑜依舊是扶著柱子:“攻打寧遠是羊攻,那麼皇太極依舊會破壞薊鎮等地入塞,劫掠我大明才是最為重要的,以戰養戰,才能快速恢復元氣。”

陳奇瑜是透過這茬,判斷出吳國俊與賀今朝有勾結。

憑什麼蒙古人要了這麼點銀子,就去幹那麼冒險的事,就不怕清廷後面報復?

指定是他們背後有所依仗。

那賀今朝早就成了所謂的天可汗,這件事要是沒有賀今朝點頭,草原上的事指定瞞不過他。

“你是說,清軍還會繼續入塞搶掠?”洪承疇捏著鬍鬚,他們二人一起總是打農民軍。

陳奇瑜還沒有同清軍韃子交過手,倒是洪承疇交手一下子就打了兩年,頂在了抗清第一線。

他深知清軍是有多難纏。

這次清軍要是在入塞搶掠,那還不如放縱部下先在北直隸周遭搶掠一番,否則平白被清軍給搶走壯大自身。

讓這群韃子在北直隸搶不到東西,前往山東與李自成發生衝突。

百姓從來都不在洪承疇考慮的範圍內。

指望一個人屠愛戴百姓,那可真是肛腸手術大獲成功沒治了!

前些時日在京城內穩住眾多士卒,就讓洪承疇奔著軍閥的方向走了。

大明已經到了就要傾滅的地步,君臣之禮又算得了什麼?

給他個面子,叫一聲陛下,不給他面子,哼哼!

洪承疇認為自己還能堅守大明陣營,就已經是極大的忠臣。

而且比只會嘴上說話,卻不肯付出一丁點銀兩資助大明士卒的臣子更加忠誠!

非常之時,自是要行非常之事。

洪承疇告訴陳奇瑜讓他散播清軍要破塞入侵的訊息。

咱們就順著皇帝的意思,讓吳國俊守衛京城,咱們開拔前往河北、山西交界,給他們讓出道路,待到搶掠不到東西,放心大膽的前往山東。

陳奇瑜表示明白了,都到了這個時候,再標榜自己是大明忠臣,也沒什麼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