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覺醒之戰(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揚州揮金如土的徽商們想著跑回老家就能妥當,實在是太僥倖了。
賀今朝深知什麼叫做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戰例。
辛思忠等人就是為了對付他們這些人的人,才會被賀今朝給分散到下面的縣去。
李源生主動投奔錘匪之後,並沒有立即帶人返回家鄉,而是被辛思忠派出去到下面去學習如何貫徹錘匪的模式。
以待將來回了家鄉,能夠號召起更多的奴僕反抗這些壓在他們頭上的人上人。
李源生一去不回的訊息,終究是瞞不住的。
越來越多的人說他去投了錘匪,故而也有許多佃僕趁著夜色跑路。
就算鄭家等大族在鄉間地頭設立了巡邏等人,可有時候巡邏的人也會跟著一塊跑。
這些豪商們越發感到恐懼,只能痛心疾首的高呼:“紀綱弛矣!”
其實南京陷落的訊息傳出去的時候,衣冠之族便驚惶萬狀。
因為他們最大的政治靠山沒有了。
現在錘匪的步步蠶食,更是讓他們心驚膽戰。
李源生在錘匪這裡受到了薰陶,便秘密潛回家鄉做準備組織工作。
“你且好好去。”辛思忠極為滿意的拍著他的肩膀道:“待到回來我不僅為你請功,還要與你痛飲,偷偷喝那烈酒。”
對於這個機靈的小夥子,他極為滿意。
“哈哈哈,多謝辛隊長,那便一言為定!”
李源生返回家鄉後,當即扯出錘匪的大旗,號召佃僕來加入。
“以我父輩為役,子孫隸其籍,終幾輩不能脫籍,如今錘匪賀大帥為我們脫籍,正是我等改變命運的時候!
諸位父老鄉親,若是想要活得像個人,還請隨我起義,加入錘匪!”
李源生以此來鼓動諸多奴僕,他還指出這些豪紳地主,全都孱弱的打不了仗,大家不要怕。
因為李源生在辛思忠的手下,見到了這群人真實的孱弱面目。
他們早就沒有了高高在上,隨意一句話就能定你們奴僕生死的權力,反觀他們現在得跪在錘匪面前祈求活命。
大明的官軍在這塊地界除了逃跑就是投降,這些豪紳所依仗的權力,被錘匪鑿的七零八落。
如今這些人被各種各樣的李源生組織起來,他們還有什麼反抗的餘地?
此時正是發動起義的好時機。
李源生自是曉得主動起義以及被動等待救助的區別,於是在他的鼓動、號召下,數千名佃僕在他的聚集下發動起義,號稱錘匪。
他們列營立寨三十六處,各寨設有首領,負責統帥一寨部眾。
三十六寨又共推李源生為首,皆聽他親自指揮的號令。
這些佃僕的義軍勒令豪紳地主交出佃僕先世及其本身的投主賣身文契,輸納糧餉。
然後,量其罪惡輕重,酌情處理。
對一般的地主,保他們妻子性命。
對惡貫滿盈的豪紳地主,則堅決處以極刑。
對敢於負隅頑抗的強宗大族,則集中兵力拔除。
地主豪紳懾於義軍的威力,一時間“主家惶恐,爭致牛酒,到轅門為謝”!
這同往日“豪紳在堂上大聲呼一聲‘來’,階下百喏”的情形相比較,當真是另一番景象。
地主的威風掃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