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朝叫人商人來聽條例,其實許多人回去也相互打聽。

特別是張世承被單獨叫上樓與賀今朝說了話他們都想知道說了什麼。

因為這場召見,完全推翻了他們之前所做的種種預測,讓人摸不著頭腦。

張世承倒是實話實說,直說賀大帥想要打仗多儲備一些藥材,別的沒多說。

可信不信的就讓別人自己琢磨去了。

這些商人看著錘匪制定的商稅,其餘大多也繼承了大明的稅收制度,也廢除了許多惡行。

只在出發地以及終點站收稅。

不像大明一樣,過一個鈔關就要重複收一次稅,上下都得打點,還得被敲詐。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隻要你好好給賀大帥交稅,就能保證一定的買賣公平,還不用給大明交苛捐雜稅之類的。

當然了,你想要向大明一樣保持自己交稅少的特權,怕是沒有了。

若是偷稅漏稅被查出來,必然會有重懲。

忐忑大概是形容他們的。

而且到了南方之後,經商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按照大明的趨勢,南方多是賣家,北方才是買家。

現在賀今朝控制了漕運部分,卡住了脖子也就罷了。

偏偏他還控制了廣東的地盤,那裡的市場更大,可以幫助他們處理貨物,賣給那些葡萄牙等外國商人。

這些賣家想要出貨,就得給賀今朝交稅,要不然東西都積壓在手中。

目前而言,他們只要按照賀今朝的規矩辦事,就能獲利。

其實在這些商人看來,賀今朝要比大明官員好搞定。

那些人要不就只知道要錢,要不就恥於談錢,可骨子裡非常愛錢。

送禮還得找明目滿足他們的高雅之心。

誰能保證擺在你面前的兩塊銀錠,哪一塊是高尚的,哪一塊是齷齪的?

大明的文人就是這樣。

甚至有些人名字帶錢,還要改名字。

劉二虎領軍出發,向著南方進步,要與高一功水陸兩條線,拿下江西南昌府。

在賀今朝在武昌城內整治地方的時候。

李自成整合軍隊後在河南汝寧府大破官軍,打的吳牲等人再次逃跑,這次是直接本著中都鳳陽跑,準備跑到南京去。

不管皇帝的命令到不到前線,都顧不得了。

李自成隨即返回洛陽,建立政權後也抓緊對地方進行控制。

他設防禦使一人,主管該地區的行政和治安。

縣設縣令、主簿等官。

各級官員都分別頒給印信,逐步走上正規。

李自成為了鎮壓地方上反對勢力的叛亂和其他破壞活動,除在軍事要地部署勁兵駐守以外,他還在縣一級以上地方設立都尉、掌旅、部總、哨總等武職官員,統領地方武裝。

大規模地建立政權機構,需要大批知識分子。

李自成便透過徵聘和調集諸生考試,以選拔人材,並沒有像賀今朝一樣教導屬於自己的吏員,而是像明朝一樣處置。

在洛陽召集秀才考試,題為《三分天下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