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其實沒有什麼抵抗。

要說有,那也是被遺棄的史可法。

因為高傑帶著人往杭州去投奔左良玉,史可法不願意像他一樣當個逃兵,故而來揚州找辦法,進行抵抗。

但史可法空有大明兵部尚書的名頭,傳檄各地,皆是無一人應援。

但是有被洪承疇在松山前線解除職務的劉肇基,在高郵告別妻子,帶著自己的幾十個家丁應召,想要守衛揚州。

史可法看著身邊稀稀拉拉的幾十個人,欲哭無淚。

他萬萬沒想到響應者還是被解了職的人。

賀今朝與自己的幕僚說完最新的訊息,就打量眼前的揚州城。

張福臻在南京城內處於政務,維持基本的運轉。

據訊息稱,史可法在大肆招兵買馬,但響應者幾乎沒有。

“曹變蛟。”賀今朝喊了一句:“聽聞劉肇基也是遼將?”

“回大帥,確有此事。”

“你與他相熟嗎?”

“不熟,許多年未曾見過面了。”

曹變蛟跟著他叔父曹文詔從關寧出來後,劉肇基也被分配到尤世威手底下作戰。

待到尤世威因為賀今朝火燒張家口被罷官,劉肇基才分得他的部下,一直同其餘起義軍作戰,逐步當上了遼東副總兵。

“你且去勸降一次。”

揚州城的四門只有一扇門是關閉的。

這是劉肇基的建議,來一出空城計,賭錘匪不敢輕易進來。

史可法瞧著下面錘匪士卒軍隊規整,捏著鬍鬚直接面色憤怒。

憑什麼反賊的兵如此雄壯,我大明計程車卒卻是無膽鼠輩?

劉肇基帶著甲胃,看著城外的錘匪。

軍威如此之盛,他就知道自己的小花招沒有用。

甚至於他的家丁也覺得這跟送死沒什麼區別。

錘匪的威名他們早就聽過。

單單靠他們幾十個人,想要守住偌大的揚州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莫不如脫了鎧甲,跑到城內,混在百姓堆裡,興許還能留的一條性命。

可城內的百姓倒是不怎麼懼怕錘匪,畢竟錘匪的政策,當真就順著一些人傳遞回來。

再加上高傑頂著史可法的名義,在揚州大肆搶掠一番,才跑路。

揚州百姓對於官軍以及史可法有好感,那就奇了怪。

反倒是許多百姓出來爭相迎接錘匪入城。

期望著賀今朝來了,青天就有了!

曹變蛟不清楚賀今朝為何不入城,非得要勸降劉肇基,要勸降也該勸史可法啊。

但是賀今朝的命令他也不敢違抗,直接上前道:“劉肇基,我乃秦王部下曹變蛟,你可還認得我?”

明末第一勐將的稱號,曹變蛟已經從他叔父曹文詔的手裡接過來了。

儘管劉肇基在對戰張獻忠當中戰功列為第一,可依舊無法與投錘的曹變蛟相比較。

“曹變蛟?”

劉肇基扶著城牆垛口,往下仔細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