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官員對於熊文燦的安排,心中極為不滿。

你都相信張獻忠是真正的投降,為何不親自去參加他的請降儀式,還不是害怕他出爾反爾?

張獻忠是得到了賀今朝出兵四川訊息的,所以才決定暫且伏低做小。

忍一時之氣,讓朝廷去圍剿賀今朝。

否則他真的會頂不住的。

“主公,一會明官來了,還得小心行禮,與之虛與委蛇。”徐以顯作為張獻忠的軍師再一次提醒道。

張獻忠非常器重徐以顯,他的政治野心極大,想要輔左張獻忠奪得天下,畢竟張獻忠連老朱家的祖墳都給掘了。

這種人首先接觸龍氣,極有可能奪得天下。

徐以顯也常常以諸葛亮自比。

“我曉得。”張獻忠對於此番請降的動作也極為認可。

反正他需要時間修養,讓最喜歡搞事的賀今朝吸引官軍的注意力吧。

這小子都快要佔據三個省份了,指定是自己將來爭奪天下的勁敵。

徐以顯就是提醒張獻忠在大明的秩序下,儘可能的遵守明廷官場的慣例。

至少表面功夫做好了,老子背地裡做什麼,你管不著。

明湖北巡按御史林銘球來到谷城時,張獻忠跪拜如儀!

一套複雜的流程走完,張獻忠絲毫沒有不耐煩,反倒按照徐以顯說的一個勁的感謝陛下。

要不是陛下如此的寬宏大量,他如何能有今日改邪歸正的機會?

張大經倒是對張獻忠的態度很是滿意,隨即宣佈讓他精簡士卒的命令。

只給發兩萬人的軍餉,其餘人皆是遣散。

張獻忠是按照要求只留下了萬餘人的規模,但是其餘人都被他安排在谷城四郊屯田。

張獻忠按照徐以顯的話複述了一遍,說什麼士卒吃穿用度困難,自是留了青壯種田,如此為朝廷解決煩惱。

但是張大經不同意,張獻忠又派人給熊文燦傳話,給兩萬軍餉有點少,總理莫不如給我十萬軍餉,為勳陽、襄陽、荊州三府保衛邊疆,絕不讓錘匪入境。

如此才能保長久無警,況且他與賀今朝也是舊相識,完全可以出面勸一勸,讓他也投降朝廷,然後可前往遼東之地,與後金韃子廝殺,報效大明之類的。

其實張獻忠就是按照徐以顯的意思獅子大開口,給明朝政府出難題,這樣他們就沒有多少心思去算計自己。

尤其是這個難題不能及時解決,容易給他們重新造反積累了藉口。

所以徐以顯判斷明政府指定會打腫臉充胖子表示表示。

其實徐以顯想多了,熊文燦一聽張獻忠這話,當時就激動了。

群賊當中,搞定了張獻忠,下一步就得搞賀今朝。

如今張獻忠又給他出了個好主意,那豈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大功一個接一個的來了?

為此熊文燦激動之下,直接請銜開餉,立即給張獻忠下發了六個月的軍餉。

張獻忠接到朝廷給發的軍餉的時候,整個人都麻了。

甚至連徐以顯都覺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大明官員花朝廷的錢,都是如此不經歷過深思熟慮之後就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