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兜圈子(二合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從京師發出的諭旨,很快就送到了在宣府屯田的盧象升處。
如今的盧象升極為被崇禎重視,他先前就打垮了高迎祥、李自成的精銳老賊,更擒獲了高迎祥。
待到勤王趕到的時候,清軍已經撤軍,奈何因為道路難行,又有蒙古人阻擊。
盧象升抓住機會出塞救回了七千多名俘虜,追擊清軍到木葉山方才回來。
回京之後,第二次被賜尚方寶劍,於居庸關就任,駐守宣化。
自從盧象升到了北方之後,河南、湖廣等地的起義軍逃過一劫,發展極為迅速。
就任以來,他頂住各方壓力組織麾下天雄軍屯田。
軍屯足有三十萬畝,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又得了息穀(秋收時加利息償還的穀物)四萬石。
如此不花朝廷的糧餉養士卒的手段,得到了崇禎的嘉獎,並且號召麾下向盧象升學習屯田。
要不然朝廷的負擔太大,根本就沒法供養全天下計程車卒。
盧象升唯一有些頭疼的便是,對外的蒙古人購買戰馬的事。
那些蒙古人奉賀今朝為天可汗,對於大明設定的互市點,他們幾乎不怎麼在意。
錘匪那裡的貨物可挑選的更多,這些蒙古人也願意去山西的互市點交易。
誰不想拍一拍天可汗的馬屁?
再加上蒙古大汗身死的訊息傳來,額哲公開宣佈向天可汗投降。
可以說馬市幾乎被賀今朝給壟斷。
就算是遼東皇太極想要購買戰馬,都得從科爾沁等地交易,這就有些供不上他們了。
沒有賀今朝的點頭,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想要獲得戰馬的來源,都得自己找法子去。
盧象升就準備花大價錢,派人分別找了幾個小部落的人,想要偷偷交易走私。
至少有蒙古人不願意走那麼遠的路去交易,或者是財帛動人心。
天可汗在嘴裡尊敬就得了,這錢誰給的多,那就該掙就掙,誰不喜歡錢多一點啊?
這條路子還是在張家口的晉商們給找出來的呢。
走私這條路子很難被禁的。
自從皇太極退走大同府後,這些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不等賀今朝殺了他們,光是封了商路這一條,就斷了他們許多來倒騰錢的路。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這些晉商對於賀今朝可謂是恨透了,但都見識過錘匪的戰鬥力,且實力越來越強悍。
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大清皇帝能夠幫一幫他們。
皇太極為了奪回這條商路,派出多爾袞去與娜木鐘等人對戰,可蒙古人就是不跟你死磕。
多爾袞想要大規模的消滅這些人,實在是沒什麼好法子。
再加上還可以分開一部分老弱進入長城內,有吳國俊幫襯著。
多爾袞帶著一萬來人,更是不可能輕易攻打薊鎮的城牆。
目前雙方依舊在拉鋸當中,一旦娜木鐘與兀良哈大公主扛不住,便會向賀今朝求援。
但是他們與漠北勢力的關係還算可以,故而可以與多爾袞來回拉扯。
清軍在騎射方面本就不如蒙古人,縱然想要追擊,也是有些頭疼。
盧象升明面上在殺胡口等地開馬市,從蒙古部落購買戰馬,並且想要他們牽制滿清。
可新到任的威望著實是不如賀今朝,殺胡口等地的馬市幾乎無人問津,他只能選擇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