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被迫叛亂(第三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多時候,人心是最經不住考驗的!
天津巡撫鄭宗周摸著鬍鬚,他不是不想催促。
實在是昨天得知的訊息,就算快馬加鞭到了京城也得深夜。
陛下他善於勤政,必然不會耽擱軍情。
他與幾個閣老商量計策,確定出戰人,就算連夜調兵,也得做好準備,乘船而下,興許會快一些,明天都不一定能夠到。
“大人能否發軍餉呢?”
聽著士紳的詢問,鄭宗周果斷搖頭,巡撫能有個什麼錢啊?
他反口詢問:“你們能否慷慨解囊?”
如此詢問,直接把士紳給問住了,這話茬是沒法接的,他岔開道:
“尤總兵麾下有多少人?”
“五六千總是有的。”
“五六千還是不穩妥,我聽聞京營的人足有數萬!”
京營人數一直都很多。
永樂時期,京營擴編為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
三大營共有七十二衛,人數在四十萬左右。
京畿八府擁兵二十八萬,是作為京營的預備役。
隨著朱棣對外發動戰事,京營已擴充到百萬人,佔據全國總兵力一半了。
就這,還不算親軍和錦衣衛不屬於京營的二十九萬人。
待到英宗留學後,無論是京營、親軍還是錦衣衛全都元氣大傷。
待到張居正防備兵事時,祖宗有百萬,如今僅存六十萬(不到)。
可是到了後期,京營根據冊籍或者冒領虛糧有三四十萬,但實際上僅有幾萬人,甚至連十萬都不足。
就這些人疏於訓練,其中好多人都是老頭或者隨便招人頂替的。
讓京營來天津營救,能安全走到天津,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鄭宗周指著城外的人道:“尤總兵的人,對付這些人足夠了。”
幕僚感到奇怪,這些賤民,衛所兵就足夠,最該剿滅的不應該是碼頭那些叛軍嗎?
“我聽聞這些叛軍皆是騎兵,一旦朝廷天軍前來,必然會縱馬而逃,至於攻城,他們絕不會攻城的。”
鄭宗周信誓旦旦的理由,讓眾人都覺得他說的對。
“大人,為了以防萬一,今天夜裡,還是讓我們來守城吧,至少要比那些衛所兵可信,因為我們的身家都在城內。”
鄭宗周頷首,答應了這群士紳的要求,他也不相信這幫衛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