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礦工的戰鬥力槓槓的。

戚大帥選兵,就主要是從義烏礦工入手。

據說當年圍觀幾千人的礦工械鬥,作為吃瓜群眾,著實鎮住了戚繼光,留下了深刻印象。

威震天下的戚家軍便產生了。

這些礦工不狠,容易被人弄死在礦井當中。

或者說孱弱的人幹不了挖坑的活,就得累死,留不住。

賀今朝佔據河曲、偏關等地,皆是屬於山西省沂州。

平原、丘陵、山地的比例在1:4:5。

不怪地主手中的良田少,到了賀今朝手裡也不多。

實在是地勢不夠優良,且植被覆蓋面少,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整體而言煤炭資源豐富,偏關縣的煤田儲存量就極高,但不易開採。

不如寧武煤田,是山西六大煤田之一,有的地方埋藏較淺,極為容易開採。

至於金礦和鐵礦,整個沂州的儲存量是山西省第一。

金銀銅礦皆是伴生狂,賀今朝目前是沒法涉及,因為在繁峙縣附近,要越過雁門關。

除非山西鎮外三關都落入賀今朝的手裡。

金礦夠不著,但是河曲與偏關的冶金輔助原礦料(高嶺石)極為豐富。

製作鍊鐵爐、高爐,甚至可以弄出玻璃和水泥。

可惜賀今朝至今不太懂水泥是咋弄出來的,要不然建城就搞水泥了。

至於玻璃啥的,賀今朝想要做出幾個雄鷹玻璃來,賣給蒙古貴族,好好坑他們幾筆。

但是現在夠不著那些蒙古貴族頭領,而且吹玻璃的技術也在摸索當中。

總而言之,山西的礦工絕不在少數,大頭礦工都在繁峙縣等附近。

但是日子鐵定是不好過的。

“主公,這些礦工的過的日子挺苦的。”楊玉休當即就知道賀今朝的主張了。

他先前拉攏貧困百姓,現在要拉攏貧困的礦工。

丘之陶這個老文書補充道:“這些礦工要自備挖礦工具,而開礦所得大致分為四份。

一份上繳,一份歸工頭,一份作為礦產公費,最後一小份歸自己。”

礦工屬於朝廷賞給你的金飯碗,你要心甘情願的為大明獻上金子、銀子、銅鐵等等。

尤其是銀礦的嚴苛,在正統時期,天子不曾外出留學的時候,浙江、江西、福建便爆發了大規模的礦工起義。

等到萬曆皇帝上臺,“生財有道”,以開礦徵稅為名,派出大批太監充任礦監稅使,往全國各地蒐括民財。

這些礦監稅使所到之處:“不論地有與無,有包礦包稅之苦;

不論民願與否,有派礦派稅之苦。

稅使太監指其屋滿臉笑意要挾道:“你有礦!”

則百姓家,立破矣。

他指著百姓的臉嚇唬人說:“你漏稅!”

則錢包立傾矣,一旦慢了,就等著吃牢飯吧。

以無可稽查之數,用無所顧畏之人,行無天理無王法之事。

開礦得到的錢財,以十份份。

入於皇帝內帑一,被中使者剋扣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