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朝如今就是個草臺班子,要說打仗個個都是好手,可他手底下缺乏治理地方的人。

那個新投奔他的官員以前是照磨,從七品的官,可也缺乏治理地方的經驗。

書吏的話,一下子就點醒了楊典吏,誰要是表現好了,入了賀今朝的眼,今後指定能發達起來。

至於發達多長時間,就得看賀今朝的實力了。

以他橫掃山西的情況,除非朝廷調來數萬大軍來山西,可是一旦調了數萬大軍,那遼東等地還要不要了?

楊典吏稍微這麼一想,這還真不是光賺錢的事情了。

“這些士紳敢不遵從賀大王的號令,我等自是要上門警告一番。”

“楊爺說的對。”

“理應如此。”

“那我們便去勢力最弱的計家。”

楊典吏環視周遭的書吏、小書、學徒等人:“要去就去整個河曲縣士紳頭子楊家!”

“啊?”

書吏們面面相覷,怎麼說楊家也是你楊典吏的本家呀。

現在就如此大公無私,一心為賀大王著想?

“整個河曲縣,誰不知道楊家家奴最多。”

楊典吏環視眾人:“既然要吃肉,自是要挑最肥的肉吃,膽子越大,賺的越多,得到的封賞也越厚!”

他的心腹小聲的提醒道:“可楊家背後的靠山是。”

“你們怕什麼?”楊典吏高聲說道:“我們背後的靠山是賀大王,在河曲這片地界,誰都得聽賀大王的話。”

“楊爺說的對。”

“帶好冊子,今天楊爺帶你們發大財去!”

禮房二十多人浩浩蕩蕩的走出縣衙,引得其他房的小吏爭先觀看,什麼情況啊?

難不成楊玉休他又找到了一處隱匿樂籍所在?

不可能啊!

這種好事早就早樂籍圈子裡傳遍了,除了外地的樂籍,哪還有本地的樂籍啊。

“哎,六子,你去瞧瞧,他們去哪。”

然後吏方里跑出一個學徒,悄悄跟在禮房人的後面,瞧瞧他們幹什麼去。

楊府。

祖上也是出過高官。

因為河曲瀕臨邊境,即使有大片土地,也不在鄉村裡待著,及其容易被蒙古人給劫掠。

不僅把家裡的鐵鍋搬走,還會擄掠人口回去,幫他們放牧。

所以周邊的地主全都住進河曲縣。

柴房裡一陣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