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話癆趙四(第二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我不曾看過三位姑娘惡戰西門大官人的故事。”
賀今朝搖搖頭,只聽過蘭陵笑笑聲前輩的大名,不曾看過插畫版的實體書。
點燈子趙四眼睛一亮,如同遇到了知己。
“好叫總教頭知曉,這本書裡就有17處提過潞綢。”
“哦?竟會如此!”
賀今朝點點頭,但分外不解。
這小子看書不看劇情發展,還專門數潞綢出現的次數當計數君,他是有多想穿潞綢?
還是劇情根本就吸引不了他,這本可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呀。
“大概在土木堡之後,潞綢就成為暢銷全國的商品,甚至連朝鮮王朝等貴族都驚呼想要。”
點燈子趙四宛如化身帶貨主播:
“從洪武年間,潞州六縣有桑樹8萬餘株,織機9000餘張,綢莊絲店遍佈街巷,機杼之聲隨處可聞。
再加上沈王就藩,設立染織局,主管為皇家派造潞綢、
使潞綢在潞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織造規模,是山西省進貢的主要產品和賦稅的大宗來源,盛極一時。
如今桑樹與織機只多不少,甚至都沒有多少人種糧。”
賀今朝點點頭,如果山西鬧災,長治等地怕是會立即崩盤。
“對了,你方才說山西商人往回運布,是賣給誰啊?”
“自是潞安府的織戶與種桑樹的百姓,對了,還有塞外的蒙古人,他們不配穿絲綢。”
點燈子趙四的話脫口而出。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聽到賀今朝感慨做出來的詩句,點燈子趙四一時間有些懵逼。
總教頭他還會作詩?
因為八股文的盛行,對於唐詩宋詞,他們幾乎不怎麼學習的,要一直埋首四書五經,才有機會中舉。
點燈子趙四忍不住讚歎道:“總教頭做的一手好詩啊,可惜只有兩句。”
“別人做的。”
賀今朝也想不起來是誰了,反正不是自己。
但這並不妨礙點燈子趙四這個讀書人,想把賀今朝引為知己的衝動。
什麼別人做的,就是總教頭他自己做的。
“你說山西的鐵礦很多?”
聽到賀今朝的詢問,點燈子趙四回:
“多啊,兩京十三省一共有十三個冶鐵所,山西就有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