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皺著眉頭,不言語了。

陝西局勢糜爛至此,總督還想著要撫?

縱然讓這些反賊回家務農,可乾旱無糧之下,他們只會繼續做賊。

流賊短時間根本就沒法剿滅乾淨。

朝廷拿不出糧食賑災,沒法快速平定叛亂,那就沒法安撫了。

洪承疇暗暗思索,既然無法解決反賊今後吃糧的問題,那就把反賊全都給解決了!

這樣無人可賑,也就用不上糧食了。

當然這話,他自是不會與楊鶴說明,誰讓大人還想著安撫反賊!

怎麼說,流賊也都是大明的子民。

“這賀今朝一個驛卒,想必也是走投無路之下殺官造反的。”楊鶴摸著鬍鬚道:

“此人頗有勇武和智謀,能逼迫城中富戶主動給他送東西,有點手段。

你且給他寫封信,叫他投降,解散隊伍,可免死罪,來我帳下聽令。”

洪承疇沒想到楊鶴會對一個小小的驛卒重視。

“老夫只是想要千金買馬骨。”

洪承疇站起身來拱手道:“大人,賀今朝此賊既然殺官,嚐到了甜頭,怕是不會輕易來降。”

楊鶴也知道,但無論如何總得有所行動。

他要樹立一些迷途知返的榜樣。

到時候給陛下寫奏疏也不是顯得那麼單薄,請求陛下多給自己一些時間。

“且先這般做去。”

“是。”

洪承疇應了一聲,當即揮筆寫了一封信。

楊鶴看完之後很是滿意,剛想叫人給送走:“彥演,你說賀今朝他識字嗎?”

洪承疇被問的一愣,自己這篇勸降文寫的文采飛揚。

賀今朝不識字,豈不是眉眼拋給瞎子看了?

“大抵是識字的,但應該不多。”

楊鶴想了想,重新寫了一封:

“賀今朝,你歸降朝廷,可免你死罪,於我帳下聽用,今後前途無限。”

“大人英明。”

洪承疇隨即撕毀了自己那篇華麗的勸降文。

楊鶴放下手中的筆:“哎,能少死一些大明子民,終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