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部的官員大多是在京師失勢之後調往南京,一向與北京六部不對付,更是將南直隸當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北邊帶著不小的防範之心。

倭亂突發,到今日,各地的軍報傳來,已經有一名御史,三個指揮,五個千戶先後接連戰死,兩座縣城失陷,各衛軍馬死傷兩千餘人,百姓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南直隸各府都是如臨大敵,每日天還未黑就早早閉門,城裡都是逃難進來的百姓,到處都是一片人心惶惶的場景。

朝廷軍馬損失巨大,可倭寇……

這貨子倭寇來路不同,與先前的倭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先前的倭寇雖也難纏,但各衛軍馬憑藉著人數優勢,倒也是平分秋色。

但如今這次,明眼人都看得出,每次接戰,一面倒的局勢。

各衛報上來都是大勝,殺敵無數,可一旦索要人頭,卻是含含糊糊,一個也都拿不出來……

再不然的話,交上來的人頭只需一看,就知道到底是誰的人頭。

大捷這裡面多少水分,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

南京城裡,最人著急上火的人,便是南京兵部尚書餘洪和南京守備平江伯陳豫。

餘洪作為南京兵部尚書,掌管江南四十九衛,近二十多萬人馬。

陳豫為南京守備勳臣,負責南京三大營軍務一應事務。

如此一來,江南兵事上有任何風吹草動,這兩位都是躲不過去的。

今日兩人的會面,有著共同的一個目標,同時也都心懷鬼胎。

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如何儘可能快的平定此次的倭亂。

要知道,這次倭亂在軍馬圍剿之下,不僅沒被剿滅,還有著越來越大的趨勢。

如此說來,豈不是南直隸軍馬無能,是他們兩位無能?

浙江那邊已經報到了京師,南直隸這邊也已經上報了。

對了,還有皇城裡的那個太監,他恐怕也早就給皇帝報上去了。

瞞是不可能的,現在要做的,就是在京師插手之前將此事處理乾淨。

餘洪知道,別看江南衛所二十萬人馬,可承平已久,全都已經不堪大用。

讓這幫子軍戶去打窮兇極惡的倭寇,能贏才見鬼了。

餘洪鑑於這種局勢,便將主意打到了南直隸尚且還有戰力的三大營身上。

南京京營尚有十萬之眾,倭寇雖不清楚人數,但絕不可能過千。

餘洪打算讓南京京營調出三千人馬,再有衛所軍一同圍剿,定能讓這些倭寇有來無回。

其實南直隸倒是有支真正的百戰強軍,孝陵衛。

孝陵衛是作為保護“孝陵”的部隊,恐怕是江南唯一滿員,兵精甲足的衛所,麾下一衛有5600名官兵,一衛中有5個所,每一個所中有1120人。

而且這些官兵都是經過長期訓練而挑選出來的,在這其中其中又挑選了500名精兵。

精兵的選擇標準:能騎馬揚鞭,飛速賓士,還要騎馬跨過一道壕,越過一堵牆,並在馬上開弓射箭,三箭中兩箭者才為合格。

這些精兵每五年進行調整考核一次,都是淮西人士,在江南首屈一指。

南直隸可沒有瘋子敢短了他們的東西,虧待誰也不敢虧待他們。

只是這支軍馬太過特殊,誰也沒有膽子敢把這主意打到他們頭上去。

況且,自己這個兵部尚書和陳豫的南京守備勳臣恐怕也指揮不動。

於是餘洪只能退而求其次,來找南京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