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章 獨自一人的張忠(第1/5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代的人,哪怕是最優秀的職業軍人,思維還停留在簡單的地面戰爭。
不對,就是再過三四個世紀,那也沒人能想到這玩意啊。
而這個張忠,可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啊,超前的讓人覺得有些可怕。
朱祁鎮實在是想不到自己手裡還有這樣的人才。
除了這下午,這通篇的文章讀下來,朱祁鎮竟還發現,他還有海權意識……
只不過這顯得很模糊,或許他自己都不清楚,張忠只是猜測以為,若是有一支船隊擁有大明這般的實力,再將飛球營裝上船,就算在面對大明這樣擁有廣闊海域,帶甲百萬的國家時,依舊可以進退有度,將會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張忠大膽以為,利用飛球摧毀一座重鎮,甚至就有可能摧毀整個國家的意志,朝廷抵抗的決心。
朱祁鎮深以為然。
這個時代是不存在防空措施的,地面對空中是絕對的優勢。
這種優勢,對大明要比對瓦剌更加巨大,體現的淋漓盡致。
因為大明有大城,有幾十上百萬人口的重鎮,這是瓦剌所不存在的。
只需想一想,當遮天蔽地的飛球飛到城池上空,將其化為火海。
恐怕沒有一個皇帝會能再有勇氣繼續堅持下去。
重陸輕海,這是中華帝國數千年來的認知。
海權的衰弱對於滿朝君臣來說更本無關緊要,因為壓根就沒人意識到這個東西。
即便是倭寇作亂,朝廷也是用禁海,”片帆不得出海”這種消極政策對待。
其實簡單點說,就是把海權拱手相送。
朱祁鎮對這種大事,自是上心。
只不過是無人可用,無可奈何啊。
張忠,可謂是天降下來的。
張忠雖然沒能突破這個限制,但他的假設恰好也正是幾百年之後華夏面臨危險的方向,海上。
只需一隻艦隊,上萬精兵,理論上就足以將這個強大的帝國鎖死在海上,讓他疲於奔命,一擊之下,就能使他兵敗如山倒,籤城下之盟。
“英國公”,朱祁鎮在上突然開口。
“陛下,臣在呢。”
張輔喜滋滋立馬開口。
看來今日這事做對了,忠兒的文章,很對陛下胃口啊。
“卿家生了個好兒子,虎父無犬子啊。”
朱祁鎮感慨之後,繼續道:“朕知道,他因為天生足疾,從小到大,怕是吃過不少的苦。”
朱祁鎮口中的吃苦,自然不是生活上的物質待遇。
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不是殘疾人都能逆流而上,但好在張忠沒能自暴自棄。
相反,因為天生的殘疾,苛刻的張輔對他有著補償一般的父愛。
張忠不需要履行家族嫡長子的身份,不需要承擔未來大明國公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