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袁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言情中文網 .,最快更新重生之嫡女謀嫁最新章節!
夏梓晗剛遣散完農戶們時,李捕頭就在護衛的帶領下,領著一班官差飛馬來了。
崔二管家出面,講清了原尾,就把朱老大十八人交給了李捕頭。
見朱老大十八個人全都被人挑了手筋腳筋,成了廢人,李捕頭眼中閃過一絲震驚,訝異的看了一眼崔二管家。
崔二管家像是沒發覺他的目光一樣,臉色平靜的吩咐護衛準備兩輛馬車,把朱老大十幾個人全都跟扔破麻袋一樣扔上馬車。
李捕頭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見多識廣的人,震驚過後,臉上又恢復到之前的面無表情,就道,“崔管家,衙門要記錄案卷,還得請你跟我走一趟。”
“當然,有勞李捕頭了。”崔二管家道。
“食民之祿,替民解憂,這都是我分內之事。”
李捕頭客氣了一句就翻身上馬,帶著崔二管家,和一幫官差們拉著兩馬車的廢人,回了衙門。
這頭,夏梓晗把農戶們都遣散了後,田莊頭就回了溫泉莊子裡,調了四家農戶過來照顧這裡的農田,這四家農戶們一共有二十多人,個個都是伺候農田的好手,連才十歲的孩子做起農活來都十分得心應手。
把這裡的莊子交給他們後,夏梓晗和田莊頭一幫人就去了第二個莊子上。
這個莊子原先的主子也是一個犯罪大臣,被皇上抄家時抄來的。
莊子不大,才五百畝地,種了三百畝水田外,還種了二百畝高粱和玉米,蕎麥等粗糧。
莊頭姓袁,才二十多歲,但從小就在這座莊子上長大的,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瞭解,對於農事上的熟悉和見解也絲毫不下於田莊頭。
而最讓夏梓晗驚異的是,這個莊子上的人全都姓袁,可以說,全都是袁莊頭家族的人。
袁家祖輩三代人,不,是五代人都住在這個莊子上,靠這個莊子吃飯過日子。
據袁莊頭的父親老袁頭說,他爺爺年輕時曾是一戶大戶人家的家生子,他爺爺被東家許配了一個小丫鬟成了親後,兩口子就被東家老爺調來這個莊子上做活,後來,那戶人家家道中落,逼不得已就把這個莊子賣了。
不過,東家老夫人是個好人,在賣莊子之前,特意把袁爺爺一家人的賣身契還回來了,讓他們一家人脫離了上百年奴籍的命運。
從此以後,他們袁家人就變成了這裡的農戶。
老袁頭就出生在這裡,會走路後就會下地幫著他爺爺做農活,他爺爺人憨厚,做事踏實,沒幾年就被新東家任命了莊頭。
他爺爺那一代生了三個兒子,老袁頭的父親是老大,他還有兩個叔叔。
後來,他爺爺死後,東家就把莊頭的位置傳給了他父親。
那時候,他父親已經成親生了兩個兒子,老袁頭都十六歲了,他兩個叔叔也成親了,一個生了三個兒子,一個生了兩個兒子,袁家子嗣昌盛,漸漸的,袁家就成了莊子裡的頭一大戶。
可等老袁頭這一代人長大成親又生子後,一個小莊子已經養不起這麼多人了,其餘的農戶們鬥不過袁家人,漸漸的,都另謀出路了。
如今,老袁頭的父親和二叔已經過世了,三叔也有了六十多歲,這幾年身子骨也不好,總是有病,怕是也活不了幾年。
本來,老袁頭的父親去世後,應該是老袁頭接下莊頭的位置,可他在三思後,卻把莊頭的位置交給了袁家唯一識字的小兒子。
袁莊頭年紀雖輕,但他從小就在田地裡摸滾打爬,對於農事十分精通,且人又勤快,腦子靈活,加上前幾年他還跟在東家手下的管事身邊學了三年的字,老袁頭本打算是送他去東家身邊做一個管事,可沒想到,東家會犯事,被皇上抄家流放了。
這個打算就泡湯了。
好在袁家人不是東家的家生子,才沒有跟著一起去流放,還被皇宮裡的公公好心的留了下來打理這一片莊子。
因為袁家人做事踏實,又是種地的好手,每年種出的糧食都比別的同樣大小的莊子上要多上一成,所以皇宮裡的公公也就沒想過要換人,就把袁家人一直留到現在。
可近幾年,隨著袁家家族日益壯大,如今人數都快發展到上百人,小小的莊子一年的收益除了要上交的之外,剩餘的根本就養不活這麼多人。
老袁頭一家就二十多口人。
老袁頭生了五子三女,五個兒子都成了親,生了孫子孫女,雖然子嗣昌盛讓老袁頭十分高興,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日子也一日日艱難起來,袁家人就開始發愁了。
可袁家人早已習慣了靠這個莊子過活,從沒想過去外面另謀生路,特別是去年京城經歷了流民事件後,他們聽說城裡死了很多人,袁家人就更加不願意離開這個小莊子。
最近,老袁頭愁的眉頭就從沒舒展開過。
昨日,袁莊頭接到了宮裡傳過來的旨意,說是莊子賞給了楚玉縣主,這一下,袁家人就更加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