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多少有點兒離譜(完)(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丁師傅的提問,李木剛想解釋,唐黃搶先反問道:“那丁師傅覺得我們應該去哪吃飯呢?”
“應該在屠牛樓這些地方吃‘輕薄紗’才對。”丁師傅依舊態度溫和,“不瞞兩位說,由於我的刀功還算不錯,勉強能夠在屠牛樓當個墩子,幫忙切‘輕薄紗’,我也算有些見識,知道像兩位這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是出入高檔酒樓的。”
“屠牛樓?”唐黃聽完又有了新的疑惑,“我聽說過,那是個專門做牛肉的酒樓,在巴壁莊也算是比較高階,但絕算不上頂級,怎麼以丁師傅的手藝,就只是個墩子?而且還名聲不顯?丁師傅既然在屠牛樓有活計,為何還屈尊在這裡?”
丁師傅面色無異,解釋道:“我是個不能感靈的凡人,我的手藝別人難以企及,你們修道神仙卻可以,就算九品神仙也能又快又好地處理好整牛,切出‘輕薄紗’,我又算得了什麼?大家關注的都是修道實力,我沒實力自然沒有名聲,也就些老街坊鄰居捧捧我。
“而且我是殺牛宰牛的屠夫出身,顛勺沒學幾年,廚藝一般,能在屠牛樓當墩子還是看在我便宜的份兒上。至於為啥還在這裡幫忙,是因為這店對我有大恩,反正就是‘紙片牛肉’的宰牛切肉活計,費不了我多少事兒,能幫就幫。”
唐黃這下了然,李木心頭有些酸楚,面上還是笑著解釋道:“嗨呀,我算什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啊。我們倆雖說是修行人,但其實和你們沒啥區別,您的那手解牛功夫,技極近乎道,學不來,學不來。
“我倆愛到處跑,確實是外地的,聽說巴壁莊‘薄輕紗’出名,就想嚐嚐,又無意間知道‘紙片牛肉’就是‘薄輕紗’,還便宜許多,為了省點錢,於是就來了。”
聽完,丁師傅哈哈大笑:“哈哈,兩位兄弟也是妙人,我敬兩位!”三人各自舉杯,一飲而盡。知曉應該沒有麻煩,丁師傅輕鬆不少,聊起趣事來:“你們可能不知道,別看‘薄輕紗’有些名聲,可它的‘出身’低賤著呢。”
“哦?”有故事聽了,李木期待地看著丁師傅。
丁師傅也沒有賣關子,“我也是聽老人講的,說以前生活不是不好嗎,咱們不能感靈的普通人窮得叮噹響,買不起肉,但是誰不饞肉味呢?於是就有人一片一片地賣肉,這是難得嘗肉味的機會啊,大家都去買。
“賣肉片的嚐到甜頭,花樣也多了,推出厚薄不同的肉片按不同價格來賣,其中最薄的就是這種。”說著,丁師傅夾起一塊“紙片牛肉”,燙熟吃了,這才繼續講,“後來大家富了,這門兒生意沒了,不過這薄牛肉入味足,還好看,就被留了下來,成了現在的‘薄輕紗’。”
“哇喔……”李木吧嗒吧嗒嘴,“真是沒想到啊,它還有這麼一段來頭。” 聽完故事,李木也夾一片“紙片牛肉”吃,這次感覺口中牛肉都多了歷史厚重的味道。
回味完以後,李木猛地一拍桌子,“不對!丁師傅你還沒講到底是什麼傳統呢!”
“把人嚇一跳!幹什麼你!一點禮貌都沒有!”唐黃不慣著李木,開口罵道。
丁師傅不以為意,笑著拍額頭,“哎呀,還真是,瞧我這記性,人老了。”隨後娓娓道來:“是這樣的,想必你們也知道萬物有靈的說法吧?大傢伙都認為越強大的生物,它的靈越強,像豬牛羊這些牲畜靈都強到有魂兒了,我們吃它們的肉,它們鬼魂肯定會來找我們報復。
“而豬牛羊這麼大一頭,吃它的人肯定多,那報復就有個順序,這個順序就是吃它的順序。為了防止它們報復,宰殺豬牛羊的人要第一個吃它一口,不論吃多少肉,但一定要吃點,等鬼魂回來報復,一看是殺它的人,生前的恐懼把它魂都嚇破了,也就沒事了,報復不了別人了,大家可以放心吃肉。”
李木雙掌一擊,“這說法也太好玩兒了吧,真有趣!難怪丁師傅會在廚房先吃一口,原來是為了我們好。那這個傳統有沒有舊事淵源啊?”
丁師傅拿酒杯的手一頓,思慮再三,看著李木亮晶晶的期待小眼神,無奈一笑,一口飲盡杯中酒,“你別說,還真有!”
“真噠?丁師傅快講!快講!”李木討好地為丁師傅夾菜,催促丁師傅趕緊講故事。
“其實這個傳統的歷史並不久,就這幾十年,而且遵循的人也不多,也就咱們巴壁莊的普通人會這麼做。”丁師傅悠悠地講著,還賣起了關子。別說,效果拔群,李木焦急地搓手。
“幾十年前,準確地說是六十多年前,這街上有戶人家不幸糟了難,家裡的大人都死光了,還剩個八歲的孩子孤苦伶仃。大家看孩子可憐,你出點錢,我幫一把手,就把孩子給養到了十六歲,這才斷了錢財施捨。”丁師傅一邊回憶一邊講述。
“這孩子是長大了,可打八歲起就沒人管,沒人教,也管教不住,成了個野孩子,一天到晚上躥下跳,不學無術,什麼也不會,也沒有積蓄,沒多久就快餓死了,還是飯館的老老闆不忍心,讓他來飯館做工。”
“可惜這小子野慣了,這活搗鼓一會兒,那活搗鼓一會兒,啥都不肯沉下心來認真學,唯一能讓他幹長久的居然是屠宰這種沒前途的活兒,老老闆也沒辦法,就依由著他。”
“屠宰是份體力活,如果技術不好,那還特別費時,但錢卻領不了多少,不懂事兒的年輕人怎麼能忍受這個?沒幹幾天就動起了歪心思,屠宰的時候總會偷偷摸摸割些肉下來,湊起來晚上打牙祭。”
“酒館裡不止是屠宰自己用的牲口,附近幾條街只要需要也會讓幫忙處理,所以年輕人收穫總是不錯,但做壞事總有被發現的時候。沒過多久,一次切割牛肉的時候,年輕人被逮個正著!”
“這個混小子,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不少更是出手幫助過他的人,結果長大後吊兒郎當,不說求回報什麼,居然還反過來坑害自己人!所有人氣憤難當,年輕人後悔不迭也免不了大禍臨頭,少不了一頓好打。”
“就在這個時候,老老闆站出來了,他安撫了憤怒的街坊鄰居,並順勢編造了一個故事,扯了一個謊,說這其實是為了保護他們,只是不知輕重,取的肉多了點。就此,這本該成過街老鼠的孩子成了英雄,傳統也就此流傳。”一口氣講完這個故事,丁師傅也是唏噓不已。
唐黃輕聲問道:“故事裡的年輕人,就是丁師傅你吧?”
“嗯。”丁師傅沒有掩飾,直接作出肯定的回答。這麼說來,這般照拂丁師傅的,便是這家飯館的上一任主人了,難怪丁師傅會說酒館對他有大恩。
誰能想到,一個傳統,一個傳不出名聲的傳奇竟然誕生於一個錯誤和一段謊言。唐黃滿心佩服,與丁師傅頻頻碰杯,相談甚歡,李木反而沉默了下來,在那兒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