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買人,顧老大第一個反對,“咱們是要在村裡長住的,要是村民們知道咱們家在鎮上開作坊,肯定會不滿。”

顧老頭嘆了口氣,“咱們大楚近年災情不斷,聽說邊境那邊又起了兵亂,今年賦稅又加了一成,百姓日子不好過,咱們村有好幾戶人家快快下去了,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至於那些心術不正的,不理會就是了。”

顧三郎說,“可以挑幾個比較勤快,愛乾淨的婦人,不過釀酒的作坊開在鎮上,她們得能住在作坊裡才行。”

顧老二不解,“一樣是作坊,為什麼不不能讓二郎媳婦她們去?家裡的作坊讓村裡的婦人來?”

顧老大白了他一眼,“你傻啊,家裡活計那麼多,而且家裡的作坊做的東西花樣多,配方什麼的更容易洩露出生,再說了,咱們家裡老讓那些個外人進進出出,好嗎?”

顧老頭點頭,“老大說的對,家裡不能老讓外人進進出出。”

巫神醫一聽這話,不樂意了,“怎麼,這外人是在說我嗎?”

顧大郎失笑,“神醫,我們要是把你當外人的話,能當著你的面說這些?”

顧三郎點頭贊同,“就是,你見過哪個外人每頓吃得比主人家多?

巫神醫撓了撓頭,“說得也是,咱們都別太見外了。”

經巫神醫這麼一打岔,顧老太倒突然想到了什麼,“老頭子,我看還是算了,酒坊那邊還是買人吧,不然在村裡挑人的話,沒選上的會咋樣?一開始也許還好說,時間久了呢?”

聽了顧老太這番話,甜寶兒也不禁想,人心是最難揣摩的,也許村裡被選上的人剛開始的時候能保密,可他們還有家人啊,難保不會把酒方洩露出去。

不僅不能讓酒方洩露,還有一點,因近幾年饑荒不斷,各地糧食極為緊張,朝廷便下了限酒令。

哪怕他們家不是用糧食釀酒,也得防著點。

還有一點,如果讓村裡的人長久住在酒坊的話,他們肯定也不會安心,在鎮上和酒坊來回跑又累,又耽擱功夫。

如果酒坊的活讓他們自家幹,人手也不夠啊,家裡的活還一大堆,總不能擱置了。

張氏似想起什麼,突然道:“對了,昨兒週三嬸的兒媳還找我打聽泡麵的做法呢。”

現在泡麵賣得火,誰都知道是顧家做的,難免會遭人眼紅。

顧老頭聽了老妻的話,本就動搖,再聽兒媳這麼說,當即拍板決定道:“老婆子,你說得對,還是買人吧,不過這事先別聲張。”

其他人都沒反對,畢竟經歷過柿餅的事後,他們已經看到了人性醜陋的一面,再聽張氏那麼一說,心裡更加警惕了。

……

顧家沒有馬上去牙行賣人,而是先試著釀葡萄酒。

之前家裡釀過一回葡萄酒,但沒有完全成功,口感一般。

當時是張氏照著釀柿子酒方法來釀的,甜寶兒人小沒有用武之地。

這次,家裡要開酒坊了,甜寶兒覺得得慎重。

前些天空間升級了,她整個人都能進去了。

甜寶兒打算先自己在空間裡,試釀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