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先進典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河決口了,大雨下的就像瀑布一樣,下到現在還沒有停息,拖拉機到了公社的時候,已經是下午04:05了。
突突突的響聲打破了公社院子裡的寂靜,把公社裡的工作人員都驚住了,這麼大的雨,誰跑來幹什麼?
拖拉機停止,首先跳下來的是夏永山,他讓車上人不動,首先跑進了婦聯。雖然只有幾步路,但還是把頭髮淋溼了,衣服也打溼了一大半。
辦公室的一個女人站起來,喊出侄兒的名字,看他已經淋溼了半身,趕緊就要給他擦身子,倒開水。問他這個時候跑來幹什麼?
這個女人叫夏雲霞,是夏永山的姑媽,丈夫在部隊當團長,自己是公社的婦女主任。當然在公社是說得上話的,所以侄兒要下放回鄉,要帶幾個同學來,都是她出面安排的。
夏雲霞只有一個哥哥,而且還在市裡面當副市長,位高權重,整個村子都為她感到驕傲。她欽佩自己哥哥,但是也對他不滿。因為同情這個侄兒,更同情侄兒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嫂嫂。
說起來,夏雲霞和嫂嫂是初中同學。就是因為兩人關係不錯,所以帶著家裡來玩的時候,趙麗麗和她哥哥認識了,相互看對了眼,還有妹妹當中撮合,兩人結婚以後,生下了兒子夏永山。夏雲海長的英俊,能說會道,部隊轉業幹部,從縣裡的局長,再到市裡面擔任幹部,一步一個腳印,當上了副市長。
漸漸的,看不上務農的妻子了。因為工作繁忙,又頻繁地調動,所以妻子孩子一直和父親住在鄉下種田。夏雲霞母親死的早,嫂嫂娶進家門才有個伴。結婚以後,丈夫長年累月在部隊上,她一直住孃家,所以也是看著夏永山長大的,把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
夏雲霞沒有兒子,一直到自己生了女兒,到公社裡當了幹部,這才搬出了家門。以為嫂子是個好嫂子,人長得漂亮,又聰明又能幹,不知道哥哥嫌棄嫂子哪一點,只是覺得很不尋常,也到城裡找過哥哥,他哥哥說妹妹不懂夫妻之間感情的事。
但是她總覺得有些不尋常。一直到有一次有人帶信來說,哥哥生病了,住醫院,她當然要告訴嫂嫂,讓嫂子進城去看,結果一去看了以後,嫂嫂回來大吵大鬧,說是要離婚。夏雲霞就問怎麼一回事,就聽嫂嫂說,她到醫院病房,看到一個女人與夏雲海親嘴。
在醫院都那麼放肆,在外面,關係不知發生到什麼地步了,所以提出來離婚。
而她的丈夫說離就離,早就不想過了。嫂嫂願意淨身出戶,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小學畢業的兒子,無論如何要進城。夏雲霞勸嫂嫂,也勸哥哥,想讓他們夫妻不要分離,說為了孩子著想。但是嫂嫂說就是為了孩子,所以她要離開這個家庭,否則兒子就在農村荒廢了。
果然,他哥哥的條件也是,只要離婚,就把兒子帶到城裡去,所以兩個人都是這一個願望,離婚手續辦的很快。然後嫂嫂就離開了這個家,也不再和他們聯絡,曾經託人打聽過,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當姑媽的覺得對不起侄兒,只有勉勵他到城裡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再去找母親。卻不料高考前停課鬧革命,然後知識青年下鄉上山。他得到了姑媽的支援,這才帶著幾個學生回鄉。他住在家裡,跟爺爺一起生活。姑媽心疼這個侄兒,總想怎麼讓他跳出農門,現在回鄉來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再回到城裡,只有等待機會吧。
冒著這麼大的雨,侄兒突然趕過來,說是為一個下鄉的知青受了傷,就說治療傷只有到隔壁衛生院。根據626指示精神,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所以現在公社衛生院也有好醫生,還是綠雲是最好醫院的外科醫生,也可以外科手術的,趕緊把傷員待到隔壁去。
夏永山根本不聽姑媽的,焦急萬分,在屋裡團團轉,說,不管別的人怎麼治療,這個學生一定要送到城裡去。姑媽覺得奇怪,這個侄兒一向比較溫和的,今天怎麼這樣急躁?就問他,受傷的是不是童真真?
“誰受傷了?”
夏永山還沒來得及回答,公社革委會主任拿著一份檔案進了屋子,順手就把檔案交給了夏雲霞。夏永山看見主任來了,連忙喊了一聲,指著門外說,主任,你一定要救救我們知青,她受傷了,很嚴重。必須進城去手術……
主任還笑,問了一聲:“下雨天,你們知青沒事打架嗎?怎麼就受傷了?”
“不是的,不是的,她是為救學生才受了傷,一定要得到最好的治療,而且還要樹立這個先進典型,弘揚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這個主任,一點兒政策水平都沒有,夏永山很不高興,如果在平常就要頂牛了,這時候只顧著解釋。
革委會主任這才引起重視,走出門來,看見大雨中的手扶拖拉機,就像風雨中的一隻小船兒一樣,很為難的說公社沒有汽車,供銷社的車進城還沒有回來,只有到衛生院……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一輛吉普車在大雨中衝了進來。
“這不有車了嗎?”夏永山看到了希望,恨不得衝到雨裡去迎接和歡呼,因為,同學有救了。
“傘——”主任吆喝了一聲,有人遞了一把傘給他,他馬上撐開,跑到車子跟前,迎來了下車的人。
最先發現來了車子的,是開拖拉機的孫會計。連公社主任都打傘去迎接,絕對是市裡面下來的大領導。趁著還沒有走進房間,他就趕緊衝過去。穿著雨衣,渾身溼淋淋的滴著雨水,他卻什麼也不顧了。走過去,在院子裡的泥土地上跪下來,濺起一片泥水,把下車的人嚇了一跳。
生產隊會計,稱得上是農村的知識分子了,可是見過世面的,眼前這個女人他認識。因為當初,他和生產隊長來接知青的時候,這個女人就在臺階上講話。她就是綠雲市知青辦的領導,親自送知識青年下鄉的。
會計高聲喊著:“羅主任,快救救我們啊——”
“這是管知識青年得領導,有困難以後找我們。”革委會主任把剛才的茬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