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荊州墨俠5
章節報錯
既然知道這人是徐庶,劉毅那可能放棄,微笑道:「「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先生千里刺殺,勇氣之宏,實不作第二人想。如今,僅與小子夜話,豈有可懼?」
徐庶一呆,旋即大笑道:「劉將軍果真有趣。正是,區區何懼之有?走吧,頭前帶路。」
他說著頭前帶路,其實已當先而行,大踏步的朝客廳而去。劉毅雖說得客氣,但張梁等人卻不敢怠慢,五六個親兵如臨大敵,將徐庶圍在中間,防止他再次暴起傷人。
進了屋,徐庶也不客氣,在客廳抽了張胡凳,大馬金刀的坐了,沉聲道:「劉將軍,既已落入了你手中,要殺要剮,那隨便你。還是那句話,要我降你,那是妄想。」
像徐庶這種人,威逼利誘肯定不行,要想說服他投靠你,首先還得讓他對你的觀感做出改變。否則,任憑你說得天花亂墜,人家還是懶得搭理你。「羞與噲伍也」,說的就是這個理。
劉毅嘆了口氣道:「徐先生,你對劉某如此這般,這中間恐怕有些誤會。」
徐庶身上血流如注,半邊身子都染紅了,此時卻恍然不覺,劉毅皺了皺眉,對張梁道:「去,為徐先生上藥,上好的金創藥。」
其他的藥也許不常有,但金創藥卻是軍中常備。十幾個親衛分列四周,俱都手按刀柄,殺氣騰騰的盯著徐庶,一聽劉毅不但不追究,還要為刺客用藥,張梁首先就叫了起來:「君候……」
劉毅瞪了他一眼:「要我說第二遍麼?」
別看劉毅平易近人,也聽得進屬下建議,可一旦做了決定,就少有更改。張梁只得嘆息一聲,從懷裡摸出金創藥,掀開徐庶受創部位,開始為其上藥。徐庶任憑張梁施為,笑了笑道:「哦,這麼說來,劉將軍對區區的指摘,另有見解了?」
劉毅點了點頭:「當然,徐先生所說的兩條,小子都有話說。」
徐庶也似來了興趣,笑道:「願聞其詳。」
劉毅待他如多年的老友,他亦以平常心對之,單憑這份氣度,就讓人心折。
劉毅清了清嗓子:「徐先生曾講,說劉某乃相國屬下,助紂為虐,此為一謬也。」
徐庶「嗤」的一聲笑:「難道不是?」
劉毅站了起來,先朝未央宮處遙遙一禮,口稱「罪過」,才接著道:「昔日高祖興兵時,曾就仕於暴秦。光武中興始,也曾聯合綠林。那以徐先生之意。小子的兩位先祖,也是助紂為虐,不仁不義之徒了?」
這是東西二漢的創始人,早被讀書人奉為救世主。徐庶那怕再有辯才,也不得不承認,劉毅說的事實。只是劉毅多了幾千年觀念,如此比喻,也只是就事論事,但聽到徐庶耳裡,卻不啻驚雷。
這小子野心不小啊。高祖,光武什麼人物,他竟拿來校短量長?
但他看似放蕩不羈,其實老於世故,面上仍是聲色不動,望了俏立一旁的蔡琰一眼,點頭道:「就算如此,那令正先與衛家二子先有婚約,將軍持強凌弱,橫刀奪愛的事認否?」
本準備一直靜默的蔡琰頓時不幹了,她走了幾步,和劉毅並肩站在一起,駁斥道:「先生此言差矣,妾身與夫君兩情相悅,何來恃強凌弱之說?」
徐庶望著眼前的一對璧人,驚豔之色一閃而逝:「賢伉儷夫妻情深,倒是難得。可就算如此,也抹殺不了蔡衛兩家先有婚約的事實。」
事涉自身清譽,蔡琰毫不想讓,聲音也變得清冷:「徐先生,夫君敬你,那是因你含仁懷義,明辨是非。可你在此事上固執己見,實令妾身鄙夷,大失所望。」
這時張梁用好了藥,又將徐庶的傷口簡單包紮了下。徐庶任其施為,一聽蔡琰如此說,當即面色一沉:「若夫人能拿出實據,徐某毀人
清譽,自當道歉。可若不能呢?」
蔡琰微微一笑:「先生要證據?那妾身有一休書,不知算證據不?」
這紙休書,其實是劉毅夥同貂蟬用「仙人跳」的方式從衛仲道手裡騙來的。蔡琰心思玲瓏,事後也得到過風聲,稍一分析,就明白了大概。得知此事後,她不但對劉毅毫無怨言,反而感激涕零。
衛仲道見利忘義,一見和「司徒之女」有戲,就馬上將婚約棄若敝屣,將來真要和這種人成婚了,不說他一身癆病,就算個正常人,以其見異思遷的性格,怕也難有善終。
徐庶可沒一點階下囚的覺悟,一聽蔡琰提到休書,心想多半還有內情。他本就是個俠義天下,打抱不平的性格,當下也不避嫌,點了點頭道:「夫人若是方便,可予徐某一觀。」
這紙休書關係到一身清譽,蔡琰得到後,一直珍之重之的貼身收藏,聽徐庶如此說,她不由望向了劉毅。後者點了點頭:「為夫雖與徐兄初識,但其人品還是信得過的,夫人不妨答應。」
蔡琰從懷裡抽出休書,張梁接過,卻不給徐庶,只是在其面前展開了。上面內容寥寥幾句,但意思大概還是明瞭。就是衛仲道休棄蔡琰的言語。當時衛仲道急於求成,為了討得任紅雲歡心,還曾花了手段,用了太常府印。這個更是板上釘釘,做不得半分虛假。
徐庶幾下就看完了,趁著張梁收回休書的當口,他閉上眼睛想了半晌,才睜開眼,解釋道:「蔡衛兩家的婚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而衛家和鄧陵氏頗有淵源,他們找上鉅子,巧舌如簧,說此事乃劉將軍恃強而為,說得言之鑿鑿,沒想到還有此等內幕。真是,唉……」
他站起來,朝蔡琰深施一禮道:「徐某莽撞了,令夫人清譽受損,望祈海涵。」
他倒是光明磊落,劉毅張了張嘴,正待再說。徐庶復又坐下,看著劉毅,微微一笑道:「不過,此事雖過錯在我,將軍也差可不算衣冠土梟之徒。但要我徐庶就此投效,仍是不行。」
儘管是預料中事,劉毅仍有些失望。但見到徐庶時,他心頭就升起了個大膽的想法。這件事,還真只有徐庶這種偏向刺客型的謀主才方便去做,所以,今天他絞盡腦汁,也得把徐庶給留下來。
劉毅定了定神:「徐兄不要忙著拒絕,本候最近偶有所見,心有所感,想向徐兄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