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韓將信新提拔了一名副將穿上他的盔甲去指揮進攻壁壘。→八→八→讀→書,.↓.o≥

不過,這次僅僅只是遠距離和漢軍互相拋射罷了,並沒有發起衝鋒,而真正的韓將信則是帶著主力大軍踏上了那條山路,準備偷偷的繞過漢軍壁壘。

倘若漢軍壁壘後面的防禦薄弱,韓將信還打算回身給漢軍壁壘來個兩面夾擊,一戰殲滅壁壘中的漢軍。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當韓將信率軍爬到半山腰之時,周圍竟然突然立起了無數的漢軍旗幟。

與此同時,走在最前邊探路的蜀軍也全都中箭身亡。

好在此地可供隱蔽的樹木岩石頗多,韓將信的兵馬損失並不大。

但是,這次伏擊給韓將信的打擊卻是不小,前路再次被阻,繞後攻擊也成了不切實際的空想。

韓信既然打算把韓將信堵在陝縣,又怎能不考慮到小路呢?

兩千多兵馬早已經在山上埋伏好了,雖說不能憑藉這次埋伏給蜀軍重創,但是蜀軍想突破防線也是極難,甚至比突破壁壘還要困難。

因為這山路本就難走,受地形所限,大軍根本施展不開,別說是有兩千兵馬阻擋,就算只有幾百人,抵擋幾個時辰也是不成問題的。

韓將信親自帶人摸上去也是無功而返,只得無奈放棄了這條山路,擺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提前渡河這一條生路了。

悲催的是,大軍剛下山就有斥候來報,鍾離昧的大軍已經不遠了,若不快點渡河,全軍覆滅就在眼前。

陝縣這邊的河道較寬,水流相對平緩,但依舊不是靠木筏竹排可以輕鬆渡過的。

韓將信下令全力打造竹排木筏,但凡是能飄起來的東西全都利用上了,終於趕在鍾離昧大軍到達前準備完畢。

“開始渡河!”韓將信站在蜀軍從陝縣找到的唯一的一條木船上,為了增加穩定性,木船周圍還捆綁了數個木筏。

這也是韓將信試驗後的結果,木筏竹排越大下水越穩,故此蜀軍把木筏竹排都連成了一片。

真正下水之後效果也是不錯的,蜀軍將士信心大增,不過就是二百餘丈寬的河水罷了,能成!

韓將信自然是相當緊張的,成敗在此一舉,不成功就只能成仁了。

然而,當韓將信大軍行至河水中線之時,就聽到有軍兵驚呼一聲。

“上將軍!漢軍壁壘中有狼煙騰起!”

“河對岸也有!”

……

韓將信面色大變,“不妙,中計了!全軍加速向前!快!”

可是他們的速度本來就是極限了,哪裡是說加速就能加速的啊!

“上將軍快看上游方向!”護衛驚呼道。

韓將信轉頭一看頓時面色慘白,“來不及了……”

大漢水師的船隊正順流而下疾速衝來!

此時已經不用韓將信下命令了,還未過河水中線的蜀軍紛紛調頭向南岸逃竄,而過了中線的人或加速向北,或順流而下企圖和大漢水師的戰船來場比賽。

韓將信深知從河水中線到對岸需要多少時間,根本不可能快過漢軍水師戰船的速度,他們的木筏竹排不等到對岸就得被漢軍戰船撞散架,能夠到達對岸的人怕是沒有多少。→???八+++八**讀==書^^≥

故此,韓將信也沒有阻止其他蜀軍在河水之上的錯誤選擇,而是下令砍斷了和周圍木筏的連線,帶著十餘名軍兵駕著小船全力衝刺直奔下游而去。

當然,韓將信不可能一直沿著河水中線走,而是逐漸偏向北岸,走的是一條斜線。

如此一來,船的速度會更快,再加上身後大軍拖延時間,他們這些人還是很有希望到達對岸的,就看天意如何了。

而此時,鍾離昧的大軍終於趕到,還在岸邊沒有下水以及剛從水中逃上岸的蜀軍一陣大亂,根本沒有進行多少抵抗就紛紛跪地求饒。

還在水中的蜀軍就比較慘了,即便是選擇投降,他們的木筏竹排也難免被漢軍戰船撞的七零八落,只有那些比較幸運的才能被漢軍救起。

在此過程中,韓將信始終都沒有回頭,這一戰他敗了,而且敗的很徹底,等同於全軍覆滅,但是他還不想認輸,軍隊沒了也無妨,大不了去投匈奴便是。

滔滔河水赴東流,殘兵孤舟滿船傷。

韓將信還未來得及悼念死去的將士,前方就赫然又出現了一支船隊,船不多,僅有十餘艘罷了,但是船上的人卻看著眼熟。

“哈哈哈……”韓將信一陣狂笑,笑得有點走音,甚至連眼淚都快出來了。

韓信在樓船之上微微一笑,“靠過去,請韓將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