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郡治南鄭。

“汝再說一遍,關中到底發生了何事?”酈商瞪大了眼睛,此前他一直做著劉季為關中王,他為漢中王的美夢。

“回稟將軍,項羽成了關中王,沛公被項羽封為絕河侯,傳說其封地在蜀中,麾下將領大半投降了項羽,撤離時僅餘三萬兵馬,若是一切順利,不日即將抵達漢中。”信使又重複了一遍。

“若是不順利呢?速速再去打探!”酈商其實根本就不必問,這分明是項羽對劉季動手了啊,一步一步的將劉季逼入絕境,藉此方法奪取並篩選劉季的兵馬!

“喏。”信使答應一聲急忙下去了。

酈商走到地圖前看了又看,關中入漢中有兩條道,子午道路遠難行,褒斜道直達南鄭,沛公會走哪條?項羽又是否會給沛公機會離開關中呢?

正當酈商思索之際,又有軍兵來報。

“啟稟將軍,漢中東部的石泉傳來急報,楚將蕭公角出子午道偷襲漢中,已經佔領池河、直城,正在攻打石泉。”

“怎會如此!”酈商雖然沒有親自駐守子午道,卻也指派了可信之人與漢中降將駐守啊,而且那直城可是漢中郡東部大城,絕非可以輕易攻取之地啊!

實際上,蕭公角是帶著三樣寶貝進入子午道前往漢中東部的,所以才會一路勢如破竹。

一是項羽的親筆承諾,二是天下律法,三是前秦王子嬰的命令。

當初酈商進入漢中攻城掠地也是憑藉子嬰的命令才一路順風順水的,不然僅憑酈商那點兵馬又豈能輕易佔領漢中呢?

如今蕭公角不僅有子嬰的命令,更多了兩樣真正的法寶,對漢中軍民都給予了切實的保障。

關鍵是劉季倒臺的訊息也一併被蕭公角帶到了漢中,原本漢中軍民投降劉季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其關中王的身份。

現在劉季非但成了絕河侯,而且還變成了楚國的叛將,其兵馬也成為了叛軍,曾經在鉅鹿大顯神威的項羽正式入主關中並且發兵討伐劉季,天下諸侯紛紛響應。

如此背景之下,漢中軍民哪裡還會不知道該選擇誰呢?

更何況天下律法中的內容要比劉季提出那個約法三章細緻多了,而且所謂的約法三章,酈商軍根本也沒當回事,違反的太多了,幾乎就是形同虛設一般。

究其原因還是酈商及其麾下的將士本就是山賊草寇出身,距離關中又遠,劉季也好張良也罷誰也管不到他們,到達漢中之後不徹底放飛自我才怪。

當然,酈商來時受了劉季和張良等人的囑託,肯定會把握一個度,儘量不去殺人。

講真,劉季和張良之所以把酈商派去漢中,怕的就是他這支匪軍在關中亂來惹出事端,也有對其在漢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意思。

這一點酈商心知肚明,自然就更不可能去嚴格遵守什麼約法三章了。

反觀項羽的楚軍,非但都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而且還有天下律法約束,甚至在與齊國田榮等敵軍作戰時,楚軍將士都已經習慣項羽的優待俘虜政策。

酈商匪軍和蕭公角的楚軍這一對比,哪支軍隊更得民心高下立判。

歷史上的劉邦之所以能得漢中民心,也是在他失去關中之後,在漢中安家落戶之時才真正把約法三章推行下去,消除了酈商軍在漢中的不利影響。

但此時此刻,劉季和酈商顯然已經來不及收買民心了,甚至連此前潑項羽那些髒水都沒有用了,因為有子嬰提供的證據,謠言自然一戳就破。

反倒是劉季乾的那些事徹底被曝光出來之後,漢中百姓無不厭惡。

照這個勢頭下去,楚軍佔領漢中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對酈商而言比較幸運的是,蕭公角從池河下了子午道,向東先去了漢中東部佔領直城,並沒有第一時間前往漢中西部攻打南鄭。

當然,從軍事角度而言,蕭公角優先解決後顧之憂並沒有錯,但如此一來,子午道上的石泉和子午等地就有所準備了。

而且子午道的終點雖然是子午邑城,可若是想去漢中西部的郡治南鄭,還要先從子午到達洋縣,然後經過城固等地才行。

但子午到洋縣這段路依舊有近百里的山路要走,並且子午的西南方向還有西鄉縣,楚軍若是不先解決這座大城,同樣有被切斷後路的風險。

總之,酈商現在還有機會發兵去洋縣以東的山路駐守,將蕭公角的兵馬擋在漢中西部。

“傳令下去,大軍即刻出徵前往洋縣,再令趙衍領一支人馬去褒斜道迎接沛公!”

酈商可不信劉季會逃不出關中,既然蕭公角走了子午道,劉季就必定是走的褒斜道了。只等劉季大軍一到,便可反攻漢中東部直城等地,區區一個蕭公角豈是本將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