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緤萬萬沒有想到呂澤留他是為了這個目的,打狗還得看主人呢,焉能如此對待沛公的御用車伕?

關鍵是劉季去哪了,他說還是不說?

一旦說了實話,而韓將信那邊又沒有及時攻克第三橋,於英回援就會讓一切都前功盡棄。

可要是他不說,呂澤也一樣還是會說的,而且自己的小命也就到此為止了。

當然,這話由呂澤說出來,於英未必會信,圍殲呂澤繼續追擊郭蒙和劉家老小的可能性很大。

如此便可以為沛公和韓將信爭取更多的時間,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小命重要,還是忠心和功勞重要?

周緤只用了幾個呼吸的時間就下定了決心,毅然決然的叩首在地。

“回稟將軍,沛公並未渡過渭水,車內是空的,韓將信的目標是張家嶺小道,故此才擺下疑兵之計,不惜,不惜以全家老小和呂澤將軍為餌,吸引楚軍主力北渡渭水啊。於將軍,在下已經把知道的全說了,還望大人饒了小人一命啊。”

於英聽罷倒吸了口涼氣,他光顧著追擊劉季了,現在細想起來,北岸的劉季軍有很多地方都不太對勁,難怪敵軍幾乎沒怎麼阻攔,而且北岸的其他敵軍也沒有過來支援,分明是不管劉季死活啊!

“於雄,速帶五千兵馬回援南岸!”於英果斷下令。

“喏!”於雄應了一聲急忙率軍回援。

呂澤皺了皺眉頭,“於將軍非要和在下見個高低?”

“哼,汝等皆為叛軍,三息之內放下兵器立刻投降,聽侯項王發落,否則本將軍也只能殲滅爾等了。”於英豈能因為敵軍一句話就放其離開?

“撤!”呂澤一聲令下並沒有往隴西入口的方向撤軍,而是帶著兵馬向著東方逃去,意圖繞個圈再回渭水南岸。

如此一來,於英若想繼續追擊郭蒙護送的車隊就得再次分兵。

“殺!”於英當即下令三千兵馬追擊呂澤,然後大軍繼續向著隴西追擊。

在此之前,周昌的兵馬在於英大軍離去之後捲土重來,再次向第三橋北橋頭髮起了進攻。

因為南橋頭已然失守,北橋頭這邊的楚軍只得突圍撤離,周昌並未追擊,而是全軍過橋撤往南岸。

於此同時,位於渭水北岸的劉季殘軍紛紛過橋回到南岸防守,渭水北岸就只剩下了呂澤和呂釋之的四千兵馬,又或者只剩三千、兩千了?

雍縣守軍並未龜縮在城內,而是衝出一部分攔截呂釋之和郭蒙,雙方一直打到於英大軍趕到也沒有分出勝負。

再然後,呂釋之和郭蒙見事不可為就果斷繳械投降了,於英檢查了車隊,其中果然沒有劉季的影子,只俘獲了劉季一家老小,讓其頗為無奈。

於英派出追擊呂澤的兵馬緊追不捨,呂澤那一千五百人死的死溜的溜,只剩千人不到了。

然而,呂澤依舊堅持回到了陳倉地界,甚至都可以看見渭水的影子了,再跑不遠就是第一橋!

但就在此時,呂澤赫然發現側前方出現了一支紅色大軍,旗幟上繡了斗大的‘鍾離’二字。

鍾離昧遠遠的就看見了打著‘呂’字旗號的劉季敗軍,果斷令人包圍上去,他這一路緊趕慢趕,奔襲了三百餘里,終於抵達了陳倉,又碰巧攔住了呂澤。

天亡我也!呂澤沒有辦法,只得放棄了掙扎,全軍投降。

前來追擊呂澤的於英所部將領把戰況和鍾離昧一說,鍾離昧當即下令大軍疾速向陳倉張家嶺挺進。

……

伐魚河,灌纓防線。

正在苦苦抵擋英布進攻的灌纓突然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急忙集合軍隊趕往張家嶺匯合韓將信。

然而當他行至第一橋之時,恰好見到鍾離昧率軍攻下此橋,雙方當即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