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析縣。

劉季大軍到達此地之後,又是由陳恢下令守將投降,輕而易舉的佔領了城池。

另外,新安章邯兵變的訊息也傳了過來,項羽無端損失了萬餘兵馬,劉季自然是喜聞樂見。

“哈哈哈,那項羽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太過相信章邯的能力了,而且又小覷了子嬰的本事,嗯,挾持家屬令叛軍歸秦,委實妙計啊。哎,可惜了,要是再多死一些就好了。”

張良皺了皺眉頭,“主公,項羽損失不大,又順勢解決了軍中隱患,日後恐怕戰鬥力更強啊。倒是子嬰如此做法,想必武關這邊的將士的家屬同樣會被拿捏,咱們想破武關怕是也沒那麼容易了。”

“呃,這……”劉季瞬間蔫了,不過卻又猛然間拍了下大腿,“嗨,軍師你是怕我輕敵故意嚇唬本公吧?咱們不是有老陸嗎?武關守將乃是趙高的人啊,讓老陸說服其投降不就完了嗎?”

張良苦笑道,“主公,萬一勸降失敗呢?子嬰若是拿捏住了守將的家眷,而趙高又死了,誰能保證他還會聽從陸賈的話投降呢?”

“那軍師有何良策啊?”劉季心中越發鬱悶,趙高怎麼死那麼早!

張良搖了搖頭,“微臣也沒什麼良策,只能是做好強攻武關的準備罷了,萬一對方不降,咱們就立刻攻城,爭取一戰成功。”

一提到攻城,劉季就頭疼,從最早的豐邑,到西征之後的昌邑、陽武、潁陽、陽城、洛陽、方城等等,即便是最終奪取了城池,也是頗為費時費力又或者採取一些非常手段,而武關絕對要比那些城池更難攻取。

“諸位,大家都說說吧,武關這一戰怎麼打,有什麼辦法能讓咱們一戰成功,大家心裡也都明白,若是讓那項羽在咱們之前入關,怕是關中就沒咱們的事了啊,到時候咱們去哪?賴在南陽郡不走,等著項羽來剿嗎?”

劉季還是採用了老辦法,集思廣益,這麼多人,總能從中找出一兩個可用的點子吧。

陸賈想了想,“沛公,在下沒有攻城良策,但若是勸降之時,沛公能許諾更多的封賞給武關守將,必定更容易勸降。”

劉季點了點頭,“不錯,這事就全權交給你了,只要不把關中王給他,其他隨便封賞,真若是勸降了武關,你就是大功一件!”

“喏!”陸賈心中大喜,劉季真乃是說客夢寐以求的主公啊,有此支援力度,何愁勸降不成?

曹參拱手道,“主公,既然要強攻武關,就需要大量的攻城器械才行,末將認為應該連夜進行打造,多多益善。”

“此計不錯,準了。”劉季滿意的點了點頭。

酈商猶豫了一下站了出來,“沛公,末將以為應該重賞激發全軍士氣,重賞之下我軍戰力必然大增,沛公可對攻城將士多多賞賜,不過得來點實際的才行。”

劉季臉色有點不自然,實際上重賞這招他經常用,今日許諾封這人一個君,明日封許諾封某某一個侯,西征佔據了這麼多城池,劫掠的財物自然不少,也分給將領們一些,但是對軍兵的賞賜就稍顯不足了,實在是因為人太多賞不起啊。

關鍵是得賞賜多少才能激發士兵的鬥志,讓其去武關拼命呢?賞的少了還不如不賞。

這不是說打下武關之後按功勞來賞賜,首登城頭者可能也早就死了,餘者功勞都不會太大,挑選個百名將士賞一賞也就那樣了,大部分功勞還是會歸到這些將領身上。

“重賞自然可以,但是賞些什麼呢?酈商將軍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