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張耳值得項羽費這麼多腦筋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項羽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盟主,然後以盟主的姿態號令群雄。

鉅鹿之戰過後,項羽的進度已經遠超歷史記載了,如果項羽此時全力進攻秦軍劍指咸陽,搶在劉邦之前入咸陽絕非難事。

但項羽的目標並非是一個關中王,項羽的敵人也不只劉邦一個。

真到了分封天下那步,有太多的潛在敵人,那就和歷史上的霸王所處的境地差不多了,都不用劉邦振臂一呼,田榮、韓廣等人就可能先起兵。

唯一差的就是一個陳餘,如今的陳餘也算是上了項羽的大船。

歷史上的霸王為什麼會讓劉邦恢復元氣,關鍵就是田榮這廝在東方起兵,讓項羽左右不得兼顧。

再加上臧荼憑藉一己之力就搞定了遼東王韓廣,徹底佔據燕國之後飄了,學起了韓廣坐山觀虎鬥。

歷史上的霸王若是可以迅速平定齊國之亂,根本不可能給劉邦發展起來的機會。

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田榮和田橫的兄弟組合要遠強於田都和田安兩個人,沒等項羽的援兵到達,齊國就被田榮給統一了。

所以現階段項羽的第一大敵並非是劉邦,而是這個潛藏在背後的田榮,韓廣雖然不急,但是一塊料理了也是極好的。

歷史上的霸王項羽搞定了王離之後幹嘛了呢?

前前後後與章邯對耗了小半年,最後還是趙高胡亥助攻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現在的章邯雖然兵力比歷史上記載的減半了,就連糧草也減半了,但依託殷墟大城防禦耗上幾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項羽若是不計傷亡強攻自然也有很多辦法攻下來,只是一想到不久之後章邯就會率軍投降,那還打個什麼勁呢?

所以項羽現在最想做的事並不是把時間耗在章邯身上,而是優先解決田榮這個大麻煩。

於是乎,就有了項羽和吳芮等人商定好的天下共盟之計。

講真,項羽在成為聯軍總上將軍之後,鉅鹿這片的諸侯包括張耳在內都沒有人不服他,想當盟主就是一句話的事。

但項羽想當的盟主卻不僅僅是鉅鹿系的盟主,而是原六國乃至天下的盟主,只有這樣才能有藉口肅清田榮韓廣這樣的毒瘤。

這個毒瘤不應該只針對項羽一個人的,而應該是整個聯盟的,等到分封天下之後由項羽一人承擔顯然有些不太公平。

會場之內,眾人聽見項羽答應擔任盟主都很高興。

“若是有人想現在儲存實力,坐山觀虎鬥,等著吾等滅暴秦之後,再跳出來佔便宜分天下,搶奪吾等勝利果實,甚至不惜挑起戰火,破壞天下安定,諸位能忍嗎?”項羽振臂一呼。

“不能忍!”眾人一口同聲。

項羽正色道,“諸位,秦軍主力在鉅鹿被吾等擊潰,滅秦只是時間問題。故此,我以為攘外必先安內,與其讓宵小之徒在吾等與秦國拼個兩敗俱傷之後跳出來摘桃子,倒不如先除去後患再滅秦,諸位以為如何?”

“攘外必先安內,盟主所言極是,只是這安內該如何安呢?”趙歇知道項羽要當盟主之後反而舒暢了許多,最起碼他這個趙王不用活在張耳和陳餘的陰影之下了。

項羽笑了笑,“趙王殿下,安內的第一步就是安定趙國了,軍中不可一日無主將,原趙國上將軍陳餘已經去了魏國,張耳又不堪重用,申陽曾是張耳心腹還需觀察一段時間。

論威望和領兵能力,趙國唯李齊老將軍最為合適,無奈其年歲已高。不知趙王殿下還有其他人選?說出來本盟主幫你參詳一二。”

趙歇拱手道,“稟盟主,趙歇以為司馬卬將軍是繼任趙國上將軍最為合適的人選,李齊老將軍可為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