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新的征程(第1/2頁)
章節報錯
鉅鹿之戰這場經典的曠世戰役已然落下帷幕,但這只是滅秦之戰的第一步,從鉅鹿打到咸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將會是一段新的征程。35xs
項羽押運糧草回棘原的路上都在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去走,若是像歷史上記載的那樣,接下來幾個月都和章邯在殷墟空耗,等到章邯被迫叛秦的時候再收之西進平秦,自然最為穩妥,但是要浪費不少時間。
或許是受到了蝴蝶效應的影響,劉邦西征的速度實際上也加快了不少,比如粟縣之戰的時間大幅提前,劉邦經過陳留的時間也明顯加快。
照這樣發展下去,關中王之約的勝負將變得越發撲朔迷離,絕非是項羽當初預料的那樣,雷霆閃電之勢結束鉅鹿之戰收服章邯,關中王之約就沒有懸念了。
項羽有想過劉邦提速受了哪些影響,首先一點就項羽在朝會上把原本應該屬於劉邦的支援給坑沒了,再一個就是鉅鹿之戰的打法可能與歷史上真實的打法不同,奪取了原本沒有奪取的白馬津。
這兩手妙筆都誘發了劉邦或者說其謀臣張良的節奏改變,使得劉邦軍也隨著鉅鹿之戰的進度不斷提速,甚至可以說是項羽激發了張良的潛能,因為關中王之約二人都不想輸。
但是對項羽而言,關中王之約輸贏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讓各路諸侯拜服的真正實力才是破局的關鍵。
滅秦之後不給各路諸侯封王他們不滿意,給他們封王封的不公平了他們依舊不滿意,就算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最終留下來的依舊是個紛亂的天下。35xs
有人說歷史上的霸王項羽目光短淺不想稱帝,只想恢復周朝的分封制,實際上是錯怪霸王了。
歷史記載,秦末起義之前,項羽就曾經見過秦始皇的車隊,然後指著秦始皇說出了那句非常霸氣的話,彼可取而代之!足見項羽對帝位的渴望。
再聯想到霸王項羽在失去項梁之後的隱忍,霸王滅秦之後直接坐上寶座自立為帝那種愚蠢的行為是不可能出現的。
秦朝滅亡後的形勢,強如霸王都不可能立刻稱帝,否則天下諸侯當時就反了,因為那時霸王的實力還不足以碾壓天下諸侯。
再者,那些諸侯都是滅秦的有功之臣,殘殺功臣這種事項羽可做不出來,否則鴻門宴上項羽將劉邦和其他各路諸侯一勺燴了,直接奪取天下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罷了。
此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先分封諸侯王穩住他們,然後效仿秦滅六國逐個擊破,那些對分封結果滿意的至少會保持中立,先從不滿意中那些公然挑事的開始清理即可。
當然,逐個擊破更像是范增的做法,換成霸王可能直接蓄力一波,攢夠實力然後問一句,我要稱帝,誰贊成誰反對?
然而霸王沒想到的是,齊國的田榮竟然率先反了,這個愣頭青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滅秦戰寸功未立,原本也不是齊王,還以項羽未封他為王做藉口挑起戰爭。閃舞.
田榮這一反直接打亂了霸王的所有計劃,再加上劉邦趁機死灰復燃,又振臂一呼引得那些支援劉邦的諸侯響應,天下大勢便漸漸開始背離霸王了。
如今的項羽,雖然知道劉邦和諸侯們的忠心程度,但是說到底還是要和歷史上的霸王面臨同樣的問題。
解決之法無外乎兩種,一種就是在滅秦之前積累足夠的力量,輕易壓服所有諸侯或者絕大多數諸侯,支援項羽稱帝或者是按照項羽設想中的那種全新的分封方式去分封土地。
第二種就是項羽現在考慮的,是否可以在滅秦之前把那些不安定因素都先解決掉,比如說田榮這個愣頭青,還有燕國那個自以為是的韓廣,甚至是彭越這個定時n。
至於魏豹這種牆頭草,項羽倒是不太擔心,一個是實力太弱,再一個只要自己足夠強大,給魏豹足夠的信心支援自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無論選擇第一種辦法還是第二種辦法,成敗關鍵都是時間。
如果項羽有足夠的時間,滅秦之前擁有壓服所有諸侯的力量不難達到,同時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田榮之輩先搞定了。
既然項羽加速鉅鹿之戰可以讓劉邦也跟著提速,那如果項羽反其道行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