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功高蓋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殘害功臣,鞏固天下。
當年周武王就是想用這種辦法都用不了,因為諸侯王太多了,數百個諸侯王如何殺得過來?再怎麼編織罪名逐個擊破,殺到一半的時候餘者皆反,依舊足以撼動天下,倒不如當個名義上的天下之主。
但如今則不同,各方勢力往多了說也就二十左右,拉攏半數滅掉另外一半,最後剩下的勢力絕對超不過十個,其中能構成威脅的就更少了,如果從最強的開始收拾,就算餘下諸侯王就算反應過來也沒用了。
至於世人的看法,重要嗎?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一切不利於自己的言論都可以輕易抹去,一切有利於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變成真相,即便有些許質疑,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千年後又有誰會去計較這些呢?
歷史上的劉邦空手套白狼套了一輩子,幾乎憑藉一張嘴忽悠了整個天下,在那個普遍注重信用和名聲的年代真是無往不利。
劉邦的第一桶金實際上就是娶了呂公之女呂雉,而那個時候劉邦無權無錢也無勢,混了大半輩子才是個小小的亭長,而且口碑也不太好,常常欺男霸女,吃個霸王餐啥的。
呂公一家不是沛縣本地人,但昔日卻是名門望族,有傳言說呂公和呂不韋還是親戚。
呂家剛搬到沛縣時許多人都想來巴結,於是主持接待客人的蕭何就宣佈了一條規定,賀禮少於一千錢的禁止入堂。也就是說沒有一千錢的賀禮,連和呂公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甚至可能連面都見不到。
很多人都沒那麼多錢,就算有大概也捨不得。
但就在這個時候,堂外的劉邦卻是大喊一聲,我出賀錢一萬!
明明出一千就能入堂,劉邦竟然說要出一萬,那可是十倍啊,太能吹了。
儘管當地人知道劉邦窮的叮噹響,但是大家對這個無賴還是有些忌憚的,拆穿他的後果可能很嚴重,所以就一個質疑的聲音都沒有。
呂公初來乍到哪裡知道劉邦是個混混,於是乎就親自出門迎接,把劉邦當成貴賓,又看劉邦長得不錯,就把呂雉許配給劉邦了。
劉邦成了呂公的女婿,身份立刻不同,再加上他能忽悠口才好,很快結交了一大批能人,為他起兵反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或許呂公出門迎接劉邦之時,很多人都會在心中暗笑呂公被騙,暗罵劉邦不要臉,希望劉邦進堂之後被人拆穿灰溜溜的出來。
但是當劉邦成為沛公之後,昔日被一千錢擋在外面的那些人再提及此事,又有誰會去嘲笑呂公,大罵劉邦呢?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是劉邦活了大半輩子領悟出來的道理,再輔以他的口才和沒臉沒皮的態度,終究成為了天下之主。
講真,劉邦是一個內心毫無弱點的人,什麼友情,親情,人情,通通都影響不了他,道德和承諾就更不必說,他只會考慮怎麼做更有利於自己。
歷史上的霸王項羽能遇到劉邦這樣的對手也是夠倒黴的,項羽若是許諾一件事,那肯定得是他能辦到的才行,但是劉邦就可以信口雌黃滿口答應,拼待遇誰能拼得過劉邦?
關鍵是那些被劉邦忽悠的人還真就能信,就像當初的呂公一樣,半點沒懷疑,直接把女兒嫁給一個流氓了。
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呂公選對了女婿,但其中的運氣佔了很大成分,看面相就覺得此人不凡這種鬼話放在現代誰能信?
各路諸侯效仿呂公無疑是註定了悲劇,畢竟他們不是真的嫁女,他們只是在拿自己的未來去賭劉邦口中那數之不盡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