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王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軍佔領秦軍平原津大營之後又尾隨追擊逃跑的敵軍,大有一副全殲秦軍的態勢,秦軍士兵拼了命的跑,累得幾欲吐血,平原津守將郝雷也是跑得盔歪甲斜。
好不容易甩掉齊軍休息一會,屁股還沒坐熱呢齊軍就又追了上來,簡直就是不依不饒。明明追不上還非要追,秦軍完全搞不懂齊軍想幹嘛,平原津都給他們了還想怎樣?
其實齊軍也不想追啊,但是田都將軍的命令就是如此,副將田伯也只能率軍執行。
齊軍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殲滅平原秦軍,而是要把秦軍敗軍趕得遠點,好掩蓋己方真正的行軍意圖。
最終,齊軍追殺出去四十多里地才善罷甘休,徹底脫離秦軍以後,便以更快的速度轉道向著東武城的方向跑去,如此gāo qiáng度的行軍簡直就是慘絕人寰。
若是龍且、韓信等人見此情景肯定會驚訝的說出‘閃電戰’三個字,畢竟大半個楚軍對此都深有體會深惡痛絕,腿差點沒跑斷了。
齊軍如此遭遇正是拜項羽所賜,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打了平原津也就等於是捅了王離大秦鐵騎的馬蜂窩,不跑快點等待齊軍的就只有全軍覆滅。
當然,田都可沒有參加這次平原津杯馬拉松追逐賽,而是聽了英布的建議選擇了乘船走水路,真是一個無比明智的決定。
就在齊軍咬牙追趕平原津秦軍的時候,劉邦也率領著累成狗的大軍離開了昌邑。
三次攻城不破,張良覺得再耗下去也沒多大用處,就算兩天後打下了昌邑也不過就是讓主公屠城洩個憤罷了。
項羽那邊進步神速,張良可沒時間讓劉邦玩屠城,這次之所以順著劉邦的意思來打昌邑,實際上就是為了收攏部隊和練兵,為攻城多積累些經驗罷了。
現在,昌邑打不打已經沒多大意義了,經過粟縣一戰,東郡秦軍已經再無力威脅彭城或是在西征大軍後面搗亂。
至於下一步打哪,張良心中早有定計,不過此事也急不得,畢竟大軍剛剛攻城失敗,身心疲憊,最好還是休整一天再走。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看一場章邯和項羽的龍爭虎鬥,雙方攻守易位,白馬津最終屬誰呢?
鉅鹿城東北方向三十里處,王離的鐵騎大軍就駐紮於此。
駐紮此地一來可以震懾北面的燕、趙、魏、韓四路敵軍;二來可以巡守漳水沿岸,防止齊國走水路支援鉅鹿趙軍;三來也方便支援館陶和平原津渡口。
白馬津丟了,章邯急於奪回渡口,只給王離留下了幾句話就親率大軍出征了,問都沒問王離的意見。
章邯如此做法,越發讓王離心中不爽,但是他又沒有什麼辦法,畢竟章邯才是四十萬秦軍的統帥。
中軍大帳內,一員高大威猛的秦將看著案上的地圖直皺眉頭,“白馬津一丟,這鉅鹿怕是更難打了,此訊息若是讓鉅鹿趙軍得知,甚至比楚軍渡過漳水更令趙軍振奮啊。”
此人便是九原長城軍的現任統帥王離了,秦朝名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根正苗紅的將門之後。
秦軍雖然包圍了鉅鹿城,但絕非水洩不通,一兩個高手出入送信還是能辦到,說不定這董翳的圍城軍中就混有趙軍的細作。
哼,章邯老匹夫也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竟然能圍殺楚國項梁反敗為勝,若非是憑藉此等奇功,他又如何能爬到本將軍頭上?
王離鄙夷章邯的同時,心中也越發煩躁起來,這鉅鹿城實在是攻打得太久了點。
兵法有云,屯兵堅城之下乃兵家大忌也。
若不是楚國和齊國這一個多月來按兵不動,怕是鉅鹿形勢會更加嚴峻,楚國才剛剛有所動作,就一舉拿下了軍事要地白馬津。
王離想到這裡不禁冷哼一聲,“章邯老匹夫若是早讓我去攻城,戰局何至於此?姓董的就是個廢物!”
恰在此時,從帳外進來一名侍衛,“啟稟將軍得知,平原津快馬急報,齊國水師異動明顯,請王將軍早作準備。”
“喔?楚國剛奪了白馬津,齊國就按耐不住了嗎?來得正好!傳我將令,速點三萬鐵騎,本將軍要親自出徵!”
王離不用想也知道齊國打的什麼主意,肯定是看著平原津的五千兵馬流口水了,這麼香的誘餌不動心才怪。
但是誘餌雖香,卻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啊,大秦鐵騎豈是浪得虛名?
從九原來的這五萬大秦鐵騎可是好久都沒有仗打了,一聽說王離只率三萬鐵騎出徵,各部將領險些為了爭搶出戰的機會動起手來。
最後還是王離親自點的將,白狩、屠海等人隨他出徵,而副將蘇角則是和王忠、王義等人留守大營。
九原長城軍不愧為秦軍精銳中的精銳,行動極為迅速,很快就整裝完畢出了大營。
可是王離的大軍剛過了漳水浮橋,就收到了平原津的第二封急報,齊軍果然對平原津渡口發動攻擊了,而且人數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