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山脈北坡,鬼戎族。

群山環抱之中,一座巨大的城池正在緊張地建造之中。

城池東西長八里,南北寬五里,城牆高四丈有餘,以硬土打底,外面鑲貼上秦嶺山脈中堅硬的黑石,正門向南,東、西、北各有一道側門。

城牆之內便是密密麻麻的建築,昭示著鬼戎族人丁興旺。

用來建造城牆的每一塊石頭都被鬼戎的捉妖師施上了咒語,可以抵擋妖族的攻擊,阻止妖力穿透牆壁。

四面城牆上近百個高高的塔樓聳入雲端,塔樓的倉庫裡都堆滿了各種各樣防禦妖的武器。

這裡便是鬼戎族的王城,稱為戎城。

還在商末周初的時候,為便於分別,周王室及中原各諸侯國自稱華夏民族,而將居於東、西、南、北各荒蠻之地的偏遠部落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其實夷、戎、蠻、狄也都是炎黃子孫,與華夏民族並無分別,只是長久偏居一隅,逐漸形成了與華夏民族不同的文化風俗,在語言文字、著裝及生活習慣等方面有了一些不同。

後來,各個民族部落被諸朝諸代逐個消滅或者吞併,自漢之後,便再沒有了夷、戎、蠻、狄的蔑呼。

只不過,這些民族依然存在。

尤以鬼戎最強,有六萬餘人,僅編制軍隊就超過一萬人,且是全民皆兵,所有族民都能上戰場,乃是大唐王朝西北部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鬼戎族的這一任酉長名叫戎昆,生得威武雄壯,粗狂豪放,喜歡喝酒,據說千碗不醉。

戎昆武藝高強,使一口大刀,妖魔見了都愁。他看上去不像是個部落的酉長,倒像是個江湖刀客。

三個月前,有數百隻山林之妖偷襲了鬼戎族的棲息地,令鬼戎族損失巨大。

吃一塹長一智,亡羊初牢,為時未晚。

戎昆於是下令修建一座堅固的城池,四周有高高的城牆,城牆之上建造射擊用的垛口,族民居於城牆之內,以阻突襲。

修建城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了得到大批工匠,戎昆四處征伐,擊敗了周邊的一些民族,抓來他們的族人建城。

另外又從鬼戎本族徵召了一些工匠,總數約一萬餘人。

這其中有一個古老的姞氏部落。

姞氏部落本來在鬼戎族的東北部,為躲避戰亂自豳(bin)地遷來,在鬼戎之地委身,接受鬼戎族的保護和管理。

這次修建城牆,姞氏族人被徵召一千人。

城池南側的施工工地上,數百名工匠赤裸著上身,把粗壯的繩子搭在肩膀上,喊著號子,要將一塊打磨光滑的巨石往城牆上拉運。

這塊巨石至少有十噸多重,要沿著堆砌的泥土坡道拉運到高高的城牆上並不容易,眾人雖然拼盡了全身的力氣,巨石仍然移動緩慢。

負責監工計程車兵滿腔怒火,毫不留情地揮動著手中的鞭子抽打著那些看上去似乎想偷懶的人,每一鞭子落下去,赤裸的後背上都會出現一道深深的鞭痕,滲出鮮紅的血。

很多工匠的腳都磨破了,在地上留下一個個觸目驚心的血印。而粗糙的繩索也早就劃破了他們的肩膀,鮮血把繩索染成了血紅色,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道,引來成群的蒼蠅吮吸。

工地上每天都會有人死去,就像是一條狗,一隻貓,死了便死了,屍體朝著山林中一扔,成為野獸們的腹中美食。

亂世之中,貧賤之民,命如螻蟻。

工匠們不敢喊叫,不敢反抗,只能選擇忍氣吞聲,任憑皮鞭落在赤裸的背上、肩上、腿上。任憑士兵們把一具具族人的屍體抬著扔到山林中去。

但他們低下頭顱望著地面的目光裡,卻開始燃燒起憤怒的火焰,彷佛只要有一丁點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烈火,徹底焚燒掉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一切壓迫和恥辱。

一位老人突然摔倒了,他長髮披散,瘦骨嶙峋,滿身泥水和汗水交織,看上去已是疲勞至極。

老人名叫姞卜,是姞氏部落酉長的後裔,姞氏族人的精神支柱。他的身上寄託著姞氏族人復族的全部希望。

一位軍衣上繡著獵豹圖騰的監工士兵見狀,怒罵了一句,衝上來揮起鞭子朝著老人的上身抽了下去。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老人的後背上登時被撕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這一記皮鞭力道很大,用膝蓋支地想爬起來的老人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臉面伏地,再也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