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里米凱佩爾今年五十二歲,猶太裔。好來塢猶太裔的權勢很大。但並非所有的猶太裔都能混得很好。

像他這樣在福克斯裡工作的普通製片人,想和大老們如大導演斯皮爾伯格、衝獎高手哈維韋恩斯坦等搭話都搭不上。更別說如大衛格芬,默克多這樣的大亨。

他現在要做的是“忽悠”眼前的中國熱錢投資他主導的電影專案中。

他和朋友打聽過:這位年輕的中國老闆號稱是股市高手,最近在美股中賺了不少錢,而且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擁有產業。來好來塢開純屬玩票性質。

試想,誰僅僅就為電影公司開業花掉100萬美元的派對費用?

這簡直就是揮霍!

而他要負擔第四個孩子的大學費用,還要負擔他和妻子的保險、日常開銷,每天不得不辛苦的如同蜜蜂一樣工作。

傑里米凱佩爾收起自己的思緒,講解道:“曹先生,好來塢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時候,確實如你所想的,五大三小電影巨頭,壟斷著好來塢。

而五大當時都有自己的院線。隨著二戰結束,司法部開始加大反壟斷力度,因而出臺了《派拉蒙法桉》。電影巨頭們不得不選擇保留髮行體系,而將院線出售。

但是,隨著八十年代裡根大統領的上臺,推行新自由主義,這使得各大電影巨頭開始不斷突破派拉蒙法桉的限制,不斷的兼併、收購各大院線的股份。

形成一個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院線格局。這其實已經形成新的事實上的垂直壟斷。

好來塢的獨立製片公司,出品數量總和已經是六大的兩倍。但他們拿不到影院第一輪的放映權。生存環境大大的惡劣。

而各大電影巨頭並不尋求控股某一院線,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隨著製片成本的不斷提升,其實十年前,好來塢這裡已經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單靠票房盈利!

一部大爆的電影,更依賴於DVD、在電視上放映、周圍衍生品等渠道帶來的收入。而這恰恰發行領域的事情!

現在的好來塢六大,並不單單是電影公司,而分別是一個個的傳媒集團。涉足電視、報紙、網際網路、主體公園、衍生品開發等業務。

所以獨立製片公司,根本無法撼動六大的地位!除非你變成一個新的傳媒集團。但現在哪有那麼多空間留給你?現在衝擊好來塢六大的反而是奈飛、亞馬遜、臉書、Snapchat這些矽谷企業。具體的我也不太懂。

現在好來塢都這麼說。”

福克斯內部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高管們認為隨著製片成本的提升,必須要足夠的規模才能應付將來激烈的競爭。福克斯準備併購年年虧損的華納。

“奈飛、亞馬遜、臉書?”曹肅若有所思的喝口咖啡,很意外聽到這幾家矽谷的科技公司竟然會是好來塢六大的對手!而且已經令好來塢的從業者有感覺。

這件事得好好研究下。

搞網際網路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都是美國這邊的網際網路出什麼新的創意,立即就會被國內的同行們抄襲過去,然後講著中國版的故事,拿到華爾街上市。

他在中國可不可以模彷。

而且,好來塢電影巨頭啊!

假設他能夠暗中收購一家,那該多麼的爽?重生文、娛樂文裡面經常有這種寫法。

套很多空殼公司的皮,再加上各種代理人,達到在美國政壇、商界縱橫的目的。但說實話,按照美國這個情報帝國的力度,想查肯定是能查清楚的!

不管什麼代理人,給美國的情報部門盯著,遲早會把你交待出來。沒有人會因為金錢那麼忠心的。特別是歐美文化裡那種叢林法則所演化出來的自私自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所以,擁有無限卡的神豪井高直接在2018年後就不再涉足五眼聯盟的地盤,避免被暗殺或者被扣押。

但是他不同啊。

他是一個擁有系統的神豪,或許系統會給他一個驚喜。

當然,現在不是想這事的時候。他先把眼前的三個劇本處理好。剛剛拿【專案探測器】掃描過,他胸有成竹。

傑里米凱佩爾見曹肅在思考,喝著咖啡,品嚐之下口感竟然很不錯,慢慢的等著,然後聽到曹肅說道:“凱佩爾先生,你這三個劇本,我只看中兩個。

由網路改編的《火星救援》,以及這個《女間諜》。你打算從仙人掌公司拿多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