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轉頭四顧,他正置身於一條荒野間的小路上,周圍是陰森森的樹林。

好吧!也不是那麼陰森。

遠處可見一群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樵夫,正擔著柴禾,拄著竹杖,從樹林中鑽出,快步往小路上行來。

主要是現在的天空一片陰沉,一副風雨欲來的架勢。

再加上這是《聊齋》世界,李飛便先入為主的以“陰森”二字來形容周圍的樹林。

失笑的搖搖頭,左手輕輕撫了撫腰間玄鐵劍的劍柄,右手一翻,指北針出現在手中,先辨明方向為好。

這條小路乃是南北走向,李飛略一思忖,看了看那些樵夫的去向,便決定往北行。

閒庭信步的向前走了沒多久,天上便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李飛聽到身後響起一道急促的腳步聲。

他沒有回頭,身後那人很快就越過了他。

看到那人背影,李飛不由心中一動。

便見那人背後揹著一個長條木匣,肩掛長弓,腰懸箭壺,手中還提一把闊劍,頭上梳著一個高高的髮髻,從側臉可以看到絡腮鬍。

這般形象,簡直太有辨識度了。

李飛目光詫異,燕赤霞怎麼會在這?他不是應該貓在蘭若寺麼?

自己進入的這是什麼時間段?

“這位公子,天上都下雨了,你怎麼還如此悠閒的趕路啊?”

便在李飛思忖時,身邊響起一道問詢聲。

轉頭看去,卻是那群斗笠蓑衣的樵夫已經走上道路,正從他身旁經過。

李飛呵呵一笑,道:“就算我加快腳步,前方便無雨了麼?反正已經淋了雨,溼了身,多淋一會兒少淋一會兒也無甚區別,不如淋個痛快。”

走在前面的燕赤霞一聽,下意識的回頭看了李飛一眼,眼中有釋然之色閃過,腳步不覺便慢了下來。

那樵夫見李飛穿著打扮不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氣度不凡,看上去不是什麼惡人,應該不會胡亂拔劍殺人,便笑道:“我有多餘的斗笠蓑衣,公子可要買一件?”

李飛搖頭道:“多謝兄臺好意,不必了,兄臺且自去吧!”

樵夫見沒做成生意,也不以為意,徑自擔著柴禾向前疾行,很快就越過了燕赤霞。

燕赤霞長相兇惡,一身的殺人利器,他是不敢與之打交道的。

雖說他們這種人,一看就是沒有油水的窮光蛋,但有時惡人殺人,也不需要什麼理由,就殺著玩。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世道。

李飛看著燕赤霞背影,目光一閃,嘴角勾起一道弧度,忽然張口唱了起來:“莫聽穿林打葉聲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莫聽聲也要聽聲,莫聽擾聲聽心聲,閒人勿進,關門點燈,望聞問切探蒼生。”

“世間紛擾,不羞不惱,心高氣傲,瀟灑就好,尊天觀道,除魔降妖,無畏最重要。”

“風雨再大,我有心行天下,艱險多如麻,有人一起闖天涯。”

“誰怕誰怕誰,誰怕誰怕誰怕我不怕,甩了甩了甩了甩了甩有必殺。”

“莫聽穿林打葉聲聲……”

待李飛唱完最後一句,燕赤霞忍不住大喝一聲“好”,停下腳步,轉過身來,滿目欣賞的看著李飛。

“好一個‘莫聽擾聲聽心聲’,好一個‘世間紛擾,不羞不惱,心高氣傲,瀟灑就好’,好一個‘尊天觀道,除魔降妖,無畏最重要’。”

燕赤霞一連用了三次“好一個”,可見李飛這首唱詞實是唱到了他心坎裡。

前面幾句是蘇東坡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改編的,沒什麼稀奇。

最經典的部分,正是中間李飛吟唱的那一段。

那一段燕赤霞卻是沒聽過,他自然以為是李飛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