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唐梓顏押題班開課啦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裴沐修都沒有機會出門,裴老爺和裴夫人知道他被蛇咬了以後,整天都擔心的不得了,讓阿福將他牢牢的看著。
裴沐修雖然很想去找唐梓顏,但也只能按耐住自己,努力的養傷。
當然,在他養傷的時候,唐梓顏可一點都沒閒著,不僅要忙著給唐梓月做營養餐,同時也因為鄉試越來越近,她每天都會抽些時間出來給顧承宇輔導。
雖然顧承宇平時在書院的時候,就經常會被先生們留堂,但唐梓顏對於鄉試的題目也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便打算都教給顧承宇,也能讓他更有勝算一些。
這天晚上,唐梓顏在顧承宇房間看他寫策論。
對於策論唐梓顏不算精通,但書院的先生們卻是仔細教過顧承宇,因此無論是格式還是具體的答題方式,顧承宇都瞭然於心。
最近她幾乎每隔幾天就會給顧承宇出一個策論的題目,這些題目通常都是從一些文章之中選取一句,這些句只有三個中心,一是經濟,二是軍事,三是民生。
房間裡面很安靜,顧承宇下筆如飛,唐梓顏坐在旁邊不遠處,手裡拿著一本書在看著。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左右,裴沐修這才停下筆,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將桌上寫好的策論整理好,抬頭看向唐梓顏,道:“姐姐,我寫好了。”
唐梓顏聞言,便放下手中的書,走到書桌前,接過顧承宇手上的策論。
顧承宇最近兩年一直都在練館閣體,因此他這策論寫得又工整又漂亮,而且一眼看去一目瞭然。
唐梓顏仔細的閱讀了一下這一份策論,一邊看一邊忍不住點頭,顧承宇的文采斐然,這一篇策論寫的不僅不枯燥,反而引經據典,有理有據,通篇看下去,結構完整,環環相扣,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唐梓顏忍不住感嘆道:“承宇,你果然是個讀書的苗子啊,今年的鄉試你肯定沒有問題。”
“還是姐姐和先生們教的好,”顧承宇謙虛的道,“先生們教我策論應該怎樣寫,姐姐最近又一直給我出題,都說熟能生巧,這些日子一直練習,我對策論的寫法倒是越發的瞭然於心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策論應該是第三門考試吧?”唐梓顏問。
顧承宇點了點頭,道:“對,第一門是考四書,第二門是考五經,第三門則是考策論。
“這第一二門就需要你多下功夫多看書了,”唐梓顏道,“我能幫到你的就是給你押一押第三門的題,這些日子給你出的題目,你都要將它們整理好,再總結一下每一個主題可以有哪些論點論據。”
“比方說我給你出的有關經濟的題目,到現在大概有三個了吧?它們之間是有一些共性也有差別的,後面這一個多月,我還會繼續給你出題,爭取讓你每一種主題都練十次次左右,接著你便需要融會貫通,把每一個主題的一些要點提煉出來,可以總結成一個模板。”
唐梓顏敢肯定,這個時代的人們還不知道模板的妙處,但在她看來,無論是什麼考試,都是有跡可循的,特別是這類的寫作,更是可以有相應的模板,這也能夠幫助顧承宇在考試的時候最快找到切入點,快速答卷並且答好。
顧承宇點了點頭,道:“姐姐,你放心吧,這些日子練習過的題目我都記下來的。”
“那就好,”唐梓顏道,“現在時間不早了,你早些洗漱休息吧。”
又過了幾天,唐梓顏在臨江仙碰上了蘇從景,想到家裡備考的顧承宇,便問:“蘇公子,我聽聞你三年前便考過了鄉試?”
蘇從景點了點頭,道:“正是,唐姑娘,我聽說你家弟弟今年也要參加鄉試了?”
“對,就在今年八月,”唐梓顏道,“蘇公子既然參加過鄉試,想必知道一些往年的題目?”
蘇從景皺了皺眉,道:“我雖然知道,但這鄉試每次的題目都是不一樣的,而且絕對不會出現同樣的題目。”
“沒事,”唐梓顏道,“這個我知道的,不過我還是想問一問蘇公子以前的那些題目,雖然每次考試的時候題目不會一樣,但以前的題目也可以用來給承宇模擬嘛。”
雖然這樣說,唐梓顏卻並不認為蘇從景說的對,考試或許不會出相同的題目,但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有些考官對於知識點是有一些側重的,考官們出題也都有自己的傾向。
蘇從景點了點頭,道:“之前準備鄉試的時候,父親替我收集了一些從前的題目,應該還在我家書房,唐姑娘,你現在方便嗎?”
他說到這裡,看了唐梓顏一眼,耳根開始泛紅:“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到蘇家去拿,正好我母親也許久未見過你,這些日子常常在唸呢。”
他面板生得白,耳朵一紅便特別明顯,但唐梓顏此刻滿心只有顧承宇考試的事,壓根沒有注意到蘇從景的不對勁。
唐梓顏點了點頭道:“那好,我就去一趟蘇家吧,你等一等,我拿點東西再去。”
看著唐梓顏纖細苗條的背影,蘇從景忍不住低下頭,微微露出笑意。
唐梓顏很快就提著兩壇酒跑了出來,對蘇從景道:“走吧,蘇公子。”
二人坐上馬車,朝著蘇家而去。
一路上,唐梓顏又時不時的會問蘇從景一些鄉試的事情,蘇從景當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見她只關注自己弟弟,他又忍不住有些失落起來。
“三場考試,每場三天兩夜,”蘇從景道,“吃食方面要好好準備。”
唐梓顏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也聽說過,像這種考試,考生都一直待在屬於自己的那個小屋子裡,吃喝拉撒都在裡面,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吃食上確實是要注意一些。
到了蘇家以後,唐梓顏和蘇家夫人說了會兒話,又對蘇從景道了謝,便拿著資料回了家,完全不知道蘇家夫人和蘇重景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