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症狀初顯(第1/2頁)
章節報錯
至於魏襄,他肯定是必須跟在自己身邊寸步不離。
就算是自己想讓他走,他都不會走。
所以姜曌並沒有打他的主意。
首先來到柱子家,恰好他們夫妻二人都在家中。
姜曌把自己的來意說了一下。
“我想開設一個酒坊來釀酒,釀酒工人就僱傭重光寺裡面的那些人。”
“但是他們久不接觸外面,所以有許多東西都不懂,我就想讓你們一起加入。”
“你們就負責一些採購釀酒材料,有人來買酒的時候你們負責接待就行了。”
“當然,你們放心,我會給你們發工錢的。”
九七識字,到時候再讓他做個賬房先生就好了。
“什麼工錢不工錢的,您們幾位郎君都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幫你們是應該的。”
“但是家中還有田地需要更,就只能讓柱子他娘去幫你們了,我就只能在不忙的時候再去幫忙。”
畢竟耕田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本,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是把耕田當做自己的命來看。
姜曌點頭,表示理解。
“沒事,到時候我會讓九七也過來幫忙,這樣你們也會輕鬆一點,有更多的時間忙自己的事。”
“要是空閒的時候讓二柱他們也過去,讓九七叫他們認字,也都快到進學堂的年紀了,先打好基礎,以後進了學堂學起來也更輕鬆。”
那些世家子弟像二柱他們這個年紀,都已經開始讀四書五經了,但是二柱他們卻還連字都不認識。
還有重光寺裡面的幾個孩子,也是到了該唸書的年紀。
先讓九七教著,讓他們認認字,等字差不多認全了,再給他們請一位教書先生。
“誒,好。”
柱子的阿孃與阿父兩人都已經熱淚盈眶了。
他們也想送自己的孩子去學堂讀書學字,但是無奈家中銀錢連吃飯都不夠。
束脩需要錢,筆墨紙硯書都要錢。
而且這些東西都還不是一般的貴。
現在九七可以教他們認字,不讓他們做個睜眼瞎,他們已經很知足了。
從柱子家出來後,兩人又去了重光寺,雖然知道他們不會拒絕,但還是需要問問他們的意見。
畢竟這也是一種尊重,而且說不定就有人不願意呢。
但好在是大家都同意了。
“郎君讓我們釀酒,是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哪有不願意之理。”
“就是啊,郎君放心,到時候你讓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我一定會好好釀酒,不讓郎君們失望的。”
聽到他們這麼說,姜曌心中是有些感動的。
從重光寺裡出來,差不多已經到晚上了。
跑了一天了,姜曌覺得自己腿都酸了。
坐在馬車上,捶捶自己的腿。
今天下午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路上。
魏襄駕著馬車,說道:“再等一會,馬上就到家了,到家了給你按摩一下。”
姜曌靠在馬車的柱子上,她現在不想動,也不想動腦,今天的精力已經用完了,再也擠不出任何一點精力。
以前她還會跟魏襄一起練練拳腳,現在是越來越懶了。
“魏襄,明天我跟你一起早起,我得好好練練自己才行,再懶下去,我覺得我筋都要變得懶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