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唸到把酒臨風之時,姜曌舉起杯,對著銀湖遙遙一舉杯。

這時恰好一陣風吹過,撩動她的髮絲,姜曌伸手將髮絲都撩到而後。

早在與司慕白喝酒之時,姜曌便將金花烏紗帽給摘下。

姜曌身上的大紅吉袍被微風吹動,閃著金光。

眾人此時沒有再將她當成一個女子看待,而是一個真正的狀元郎。

之前大家看她是與身上的吉服相契合,而現在,大家只覺得她身上的那一身吉袍能夠配得上姜曌。

不說別的,就說她的才能,完全能夠擔當得起天域王朝第一女狀元。

站在她身邊的司慕白看著這一幕,再一次被姜曌的才華所驚到。

姜曌總是能夠給人一種驚喜。

這篇文章將海泰閣四季的景象都給描繪了出來。

下一句就是《岳陽樓記》的高潮部分了。

姜曌轉身看著宴廳內的眾學子,朗聲道。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這一句將之前眾人對姜曌的感覺再次昇華。

沒想到姜曌身為女子,心境卻是比他們所有在場的男子都要高。

在朝為官之時就要為百姓擔憂,身處江湖之時便為國君擔憂。

他們面對姜曌之時,都有些自愧不如。

他們參加科舉,入朝為官的初衷便是的光宗耀祖,為自己謀求榮華富貴。

其次才是為君分擔,為民請命。

姜曌掃視眾學子,緩緩念道。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這一句,引發眾人的深思,他們該何時才是感到快樂?

一時為百姓感到擔憂,一時為國君感到擔憂,自己該要何時才能感到快樂。

難道就只能一直都擔憂嗎?

姜曌的下一句,回答了他們內心的疑問。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姜曌的這一句一出,他們的內心瞬間清明。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才能做好一個好官。

眾人在心中紛紛發誓,他們日後一定要做一個如姜曌的文章中所說的好官。

人啊,往往會受環境的感動,在心中立誓。

但是過不了兩天,便會恢復自己的本性,忘記自己心中的誓言。

姜曌念出最後一句靈魂拷問:“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如果沒有這種人,她該跟誰一道歸去呢?

司慕白扭頭笑看她,道:“自然是與為兄一道歸去了。”

姜曌被他這句給逗笑了,抿嘴一笑,微風浮動她的髮絲。

再配上站在她身邊司慕白的顏值,這一幕令眾人都看待了。

真是好一對金童玉女,顏值高的兩人站在一起,真是養眼,這是眾人心中現在的想法。

看著兩人唯美的身影,眾人都忘記去點評剛才姜曌作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