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士兵為白丁,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在戰場之上,軍功一律之錄與村社首領名下,普通士兵無論在戰爭中立下多大功勞都被看做是他們的本來義務,軍功不會改變他們的地位。”

“如此一來,便無人於戰場之上拼命,而這軍功爵制大大的激勵了士兵們。”

太傅爭辯,他認為這軍功爵制在戰場之上可以提升士兵的積極性,也可以提升士兵的戰鬥力,這完全可以壯大天域王朝的兵力。

丞相與太傅還想要爭辯什麼,但是皇帝打斷了他們的話語。

“行了,軍功爵制的事情等到上朝的時候再議吧。”

“現在應該先評定哪位學子的文章為第一,為今年殿試的狀元。”

“陛下,臣認為,杜越彬的策論很符合我天域王朝的國情,他當為今年殿試狀元。”

國子監自然不可能讓一介寒門當今年的殿試狀元,還是侵害他們世族利益的寒門。

而丞相則是閉口不言,杜越彬是他的兒子,他需要避嫌。

但太傅則不認為:“陛下,老臣認為姜曌的策論更為實用精簡,他當為今年殿試狀元。”

“姜曌不過一介寒門,他何德何能可當狀元。”

天域王朝開國以來,就沒出過寒門狀元,他們絕不同意開此先例。

“寒門怎麼了,寒門便不能當狀元嗎?”

“當初裴致老丞相便是以寒門之身考中殿試榜眼,而後憑藉其自身才能坐到丞相之位。”

太傅拿裴致舉例。

“裴致老丞相是裴致老丞相,姜曌豈能與裴致老丞相相比。”

國子監祭酒不屑道,裴致以寒門之身坐到丞相的位置,他佩服。

但姜曌不過寒門,他便看不起,不過就是欺負人家還未崛起。

“為何不能比,裴致老丞相為寒門,姜曌同為寒門。”

“且說句不敬裴致老丞相的話,姜曌的才能遠在裴致老丞相之上,單憑姜曌的一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勸學文,便可見其才華之高。”

“而軍功爵制一旦實施,我天域國的兵力必定提升一大截,日後,姜曌的成就必不在裴致老丞相之下。”

太傅十分看好姜曌,甚至認為姜曌未來的成就不會在裴致老丞相之下。

他讀了姜曌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還有江曌的那首《憫農》以及《秦吉了》,覺得姜曌的文采實在斐然。

至少在天域王朝與姜曌同年輕一輩之中,能與江曌文采比肩的,少之又少。

皇帝在太傅與丞相還未開口之前,便點頭說道。

“江曌之文采,如今年輕一代中,能與其比肩的確實少有。”

“傳朕旨意,江曌為狀元,杜越彬為榜眼,司慕白為探花。”

一旁的魏承運趕忙領旨下去。

“陛下,臣認為,江曌不可為狀元,杜越彬所寫之策論遠在江曌之上。”

國子監祭酒與丞相心中一驚,江曌與司慕白皆是寒門,殿試前三甲,有兩名都是寒門子弟,這是想要重現當年裴致的時代啊。

但當年裴致也不過是榜眼而已,而他的弟弟乃是武將。

如今皇帝欽點江曌為狀元,司慕白為探花,這不是打他們世家的臉,助長寒門的氣焰嗎。

國子監祭酒與丞相還想要說什麼,但是被皇帝直接打斷。

“朕乏了,沒什麼事你們就退下吧。”

但國子監祭酒還是不死心:“陛下——!”

“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