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五章 RD170發動機當抵押(第1/3頁)
章節報錯
原來還真是為了合作來的!
大毛一直都是喜歡吃老本的,航天領域裡也是如此,在很長的時間裡,他們都只能依靠紅色帝國時代的質子號運載火箭和聯盟號火箭來執行發射任務,這些飛船雖然老,但是安全可靠,不僅僅自己使用,還承攬了很多國際發射任務,由於美國人的太空梭不靠譜,進出國際空間站只能依靠聯盟號飛船,老毛子繼續吃老本也能過舒服的日子,他們的航天機構是可以賺錢的。
但是,總是吃老本也不行,所以,在94年的時候,大毛的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研究和生產中心提出使用清潔能源的“安加拉”火箭專案,這個系列火箭包括“輕”“中”“重”三個級別,在各種專案中,“安加拉100”火箭推力最大,其近地軌道運送能力超過100噸,足以滿足飛往月球的任務。
不過,如果沒有外接投資的話,這種火箭的研發是很難進行下去的,畢竟用處不大,對大毛來說,“安加拉A5”大型火箭的研發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種火箭是今後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主力。
現在,看著全球有了探月的熱潮,他們終於瞄準了星艦公司,星艦公司拿到了那麼多錢,分給咱們來花一些,這也是很不錯的啊。
“好。”馬克斯點頭。
目前,星艦公司只有一種火箭,就是星艦MK1,他們正在研製全新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準備裝到這種火箭上,讓它的推力大大增加,同時,前往火星需要的全新火箭也在預研之中。不過,研發全新的火箭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到月球基地建設的時候,不一定能投入使用。
所以,如果大毛有合格的火箭的話,他們還是願意使用的。
“那真是太好了。”佩爾米諾夫的臉上露出笑容:“我們現在就可以簽署合同,請貴方給我們提供一筆啟動資金。”
馬克斯皺起來了眉頭:“啟動資金?”
“是的,有了貴方的資金,我們才能啟動安加拉100重型火箭的研發。”
一旁的秦濤無奈搖頭,看來,這個專案是要黃了,老毛子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果然,馬克斯當下搖頭:“那不可能。”
“這件事我們接下來再談,各位客人,在我們一起去會議室之前,你們是不是要發表一番講話?”
這還是在慶祝大會上,不僅僅有星艦公司的人,東方國家隊的人,還有記者呢,當下鬧矛盾是不太好的。
佩爾米諾夫也反應過來,走上主席臺,在發言的位置站定,拿起來了演講稿,嘰裡咕嚕地說了起來。
下面不時地響起熱烈的掌聲。
不管如何,大毛親自過來捧場,還是給足了東方航天系統面子的,所以,巴掌不打笑臉人,來到會議室之後,秦濤笑呵呵地說道:“各位,我們之間有什麼分歧,可以慢慢說,我們總能找到利益共同點的。”
“是的,我們大毛在火箭領域裡有著豐富的經驗,我們的安加拉100火箭擁有世界第一的發射重量,完全可以幫助貴方發射,我們只是缺乏資金,所以想要請貴方提供一些資金來搞研發,等到研發成功,就能用在貴方的月球基地建設上,而且,你們提供的研發資金完全可以抵消到後面的發射費用中,對你們來說是最合適的。”佩爾米諾夫有些迷惑不解,看上去對雙方都有好處的專案,伱們怎麼就不願意呢?
馬克斯冷笑:“我們可以使用你們的火箭來發射,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出錢資助你們的研發,這就是個無底洞。”
無底洞一句話,讓現場的氣氛尷尬起來。
馬克斯是明智的,資本家的目光都是最準確的,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果大毛有現成的火箭,可以利用,如果大毛要研發,那有多遠就要離開多遠,這絕對就是個坑啊。
大毛們臉色複雜。
“據我所知,在紅色帝國時代,你們就有能源號火箭,近地運載能力超過一百噸,如果使用這種火箭,不是現成的嗎?”秦濤說道。
N1火箭發射的零成功率讓老毛子非常尷尬,他們痛定思痛,決定研發一種捆綁式超重型運載火箭,按照分別捆綁 2、4、6、8個助推器形成暴風雨號、能源號、火神號以及大力神號系列運載火箭,實現了運載能力的梯度化,後世只知道能源號,不知道其他的,當然是因為只有能源號進行過為數不多的兩次試飛,其他的火箭都沒有造出來過。
能源號使用了4枚助推火箭,各使用一臺由液氧煤油提供動力的RD170發動機,推力達到逆天的八百噸;後來能源號專案下馬之後,利用這個助推器改進出來的天頂號火箭一直在使用之中,一款重型火箭的助推器就可以當做一種運載火箭來使用,可見這種火箭有多麼的強悍。
能源號的芯級8.5米直徑,外觀看上去類似於美國太空梭的燃料箱,但是它可是一枚實實在在的火箭,下面使用了4臺由液氫液氧提供動力的RD0120發動機,額定推力190噸,別看推力沒有RD170大,但是它採用了分級燃燒技術,真空比衝達到455S,效能強悍。
建造好的能源號火箭高 58.765米、直徑 17.65米,起飛質量 2400噸,起飛推力高達3550噸。其能夠將105噸的貨物送入近地軌道,32噸的貨物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至於其中最大的型號,高度達到了110米,周圍捆綁了八個助推器,能將270噸載荷送到近地軌道、一百噸載荷送到月球,效能絕對強悍。
超級火箭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所以這些火箭在設計的時候,就具備重複使用的能力,比如說助推器的頂部都有降落傘,等到分離開之後就會落地,重複使用,不過最初試飛兩次並沒有安裝這些機構,說起重複使用來,老毛子可比馬克斯要早得多。
如果這種火箭能使用的話,那直接用就行了,何必要繼續折騰新的運載火箭呢?
聽到秦濤的話,佩爾米諾夫的臉上露出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