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對接,就像是在太空中耍雜技一樣,但是對於經驗豐富的星艦公司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麼,這只是個常規操作而已。

月球軌道,地球軌道都是一樣的,只要能精確地知道軌道位置,就能找到最佳的對接方案,而且,還有地面上超級計算機幫忙計算,可以不用耽誤任何時間。

對接成功了!接下來,就該是轉移了!

“對接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的工作,比如說,要檢查對介面的氣密性,要確認內外的氣壓一致,這樣才能開啟對介面,進行人員轉移……哦,不!”

張忠還在介紹著,看著畫面已經切換回了軌道艙,此時,卡洛斯已經吃完了魚香肉絲,解開了安全帶,兩手用力一推,於是,身體就輕飄飄地向對介面的方向而去。

他要幹什麼?難道要開啟對介面?

“這讓我想起了某人第一次坐飛機,原本想要上廁所,結果卻不小心開啟了應急門。”張忠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一邊繼續解說。

在天上開啟應急門就夠危險的了,但是也絕對不如在太空中開啟剛剛對接完畢、還沒有平衡氣壓的對介面來的刺激,這要是另一邊還是真空狀態,開啟艙門的瞬間,軌道艙裡三個人都會被瞬間吸過去,而且,三人還沒有戴頭盔!

不過,這種事情也當然不會發生,畢竟程式不會允許的。

卡洛斯飄過去,也不可能開啟對介面,他只是在那裡等待,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飛船裡的空間很狹小,這軌道艙就是龍飛船改造的,空間就這麼大,吃喝拉撒都在這裡搞定,對於住習慣了大別墅的卡洛斯來說,時間長了會有幽閉空間綜合症的,現在,他想要去對面的登月艙看看,雖然登月艙也不大,但是畢竟登月艙裡只住兩個人啊。

程式還在進行著,三分鐘之後,艙門開啟,卡洛斯第一個飄過去。

新家,我來了!

卡洛斯興奮地打量著登月艙裡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期待,接下來,就該去月球了!

“卡洛斯先生,我們需要先在登月艙裡休息幾個小時嗎?”第二個飄過來的潘春問到。

“不,不,我現在只想要儘快蹬上月球!我要做第一個蹬上月球的人!”卡洛斯興奮的像是個孩子一樣。

“好,那按照程式,我們這個組合體會繼續飛行半個小時,然後啟動解脫程式,減速降落到月球上。”

“嗯,快點。”

太空中的直播暫時告一段落。畢竟不能一直直播,流量費太貴。

“各位觀眾,還有半個小時才能開啟登月之旅。”張忠繼續解說:“我們先來給大傢伙介紹一下,為何需要在登陸月球之前進行一次對接,因為會有觀眾好奇,如果在登月之前,各自乘坐各自的飛行器,那不需要對接,直接降落到月球上就可以了啊。”

登月艙和軌道艙是分開發射的,讓兩名準備登陸月球的人直接上登月艙,讓接應的人上軌道艙,這樣不就解決問題了?

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很簡單的方案,實際上卻行不通。

“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減少登月艙的載荷,讓登月艙儘量保證足夠的燃料剩餘,畢竟,登月艙要登陸月球,還要從月球上起飛,尤其是起飛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所以,從地球發射過去的時候,儘可能多地裝燃料,這樣一來,航天員最適合的方式就是乘坐軌道艙。”

只有半個小時而已,張忠也不能關了這個節目再重新開始放,所以,張忠只能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口乾舌燥地講各種技術。

他突然發現,自己失算了,早知道就再請一個嘉賓過來了,這樣還能歇口氣。

好在他準備的資料足夠多,應付這點時間完全夠了。

“總之,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火箭的推力不夠,不過,隨著星艦公司新一代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推力更大的火箭肯定會繼續出現的,不過,化學火箭的技術已經到了極限,重複使用也只是降低了成本,並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火箭技術,我們認為,未來的火箭必然會過渡到核動力火箭上。”

“在冷戰時期,NASA就提出來了核動力火箭的計劃,不過這個計劃非常原始,用的是核彈在火箭的尾部爆炸,產生的反作用力就可以推動火箭前進了,這種計劃有很多缺陷,比如說,火箭要攜帶大量的核彈,自重會很大,除非是把核彈提前放在軌道上,在合適的時候引爆,然後推動太陽帆,總之,這些都是不靠譜的,我們認為,相比這種核脈衝火箭,核熱火箭是最容易實現的。”

核裂變可以獲得很高的溫度,用來加熱一些氣體,就能讓氣體以很高的速度飛出去,這種火箭的方式聽起來是有實現的可能性的,但是實際上,問題也有很多,比如說想要達到足夠高的比衝,核反應堆的中央溫度將會高得可怕,不僅僅沒有合適的耐高溫材料來包裹它,同時也會面臨爆炸的風險。

不過,反正是忽悠,信口開河,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唄。

“由於核火箭有放射性,所以肯定不能在大氣層內使用,我們可以在外太空,比如說在空間站上停泊和組裝這種核火箭,用來進行深空探索。”

核動力最大的問題就是汙染,不管是直接引爆核彈,還是把工質塞進核反應堆里加熱,總之噴射出來的氣體肯定是帶著放射性的,所以直接在大氣層內使用是不行的,但是到了外太空就沒問題了,畢竟外太空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輻射的存在,也不在乎多點核輻射。

至於最合適的核動力火箭方案?其實應該是核聚變火箭,但是可控核聚變現在還沒有成功,張忠在忽悠的時候也就沒有把這個當做重點,畢竟,他知道,己方正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的專案,這可是真的,肯定不能宣傳出去,讓人知道了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