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我們的技術遠超美國(第1/3頁)
章節報錯
美國,萊克赫斯特航空兵基地。
這裡不僅僅是海軍航空兵的基地,同時也是測試基地,那條耀眼的電磁彈射器,以及後面的阻攔索都在接受測試,就在技術人員們焦頭爛額地測試的同時,基地又迎來了一件新的裝備。
機身細長,兩側的機翼上是螺旋槳發動機,機背上揹著一個大盤子,尾部則是四片垂尾,一看這個樣子,基地裡的眾人就認出來。
“是鷹眼預警機。”
“這預警機難道也是來接受電磁彈射測試的嗎?”
“不知道,不過……和普通的鷹眼預警機又有些區別。”
美國佬的裝備一向都喜歡不斷升級來實現更多的功能,就拿中距空空導彈來說,AIM7麻雀服役了幾十年,現在還在一些國家裡服役,透過換裝不同的導引頭,修改軟體等等,就可以讓導彈具備更加先進的作戰能力。其實後期型號和早期型號已經有很大不同了,但是還是用同樣的編號,只是用不同的字尾來區分。
E2鷹眼預警機也是這樣,最初的量產型號E2A在六十年代就裝備到了美國海軍,使用的雷達效能落後,不僅僅不能探測陸地低空目標,而且還僅僅有兩百公里的搜尋距離。
但是到了E2C的時候,探測距離已經達到了四五百公里,具備陸地探測能力,效能已經很穩定了,成為了海軍主力的艦載預警機,不僅僅自用,還大量出口。
但是,E2肯定還是要繼續改進的,這樣才能適合不斷變化的世界形勢。
預警機沒有使用阻攔索,在跑道上慢慢降落,當飛機降落下來之後,螺旋槳緩緩停止轉動,立刻就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八葉螺旋槳!而且螺旋槳帶著獨特的扭轉角,看上去格外的大氣。
“聽說,前幾年的時候,漢勝公司就開發了一款全新的NP2000型螺旋槳,用碳纖維製造,效能很先進,就算是壞了還能單獨更換槳葉。”一名技術人員開口。
E2的四葉鋼製螺旋槳用了幾十年,終於更換了碳纖維螺旋槳,看上去就非常先進。
“說起技術來,咱們美國第一,咱們的先進裝備可不是東方人能比的。東方的預警機也沒有用這種先進的螺旋槳。”另一個人開口。
“唉,這預警機上,螺旋槳技術是次要的,雷達技術才是重要的啊,咱們的E2可是用了幾十年的米波天線,東方人早就用相控陣雷達了。”
這句話又讓大傢伙陷入了沉思,是啊,咱們的雷達技術什麼時候才能追上東方?宙斯盾在用被動相控陣雷達,E3在用平板縫隙雷達,E2則是在用最落後的米波雷達天線!
E2雖然頂部揹著的也是大盤子,但是在大盤子裡面,塞進去的卻是和八木天線一樣的米波天線,因為UHF波段正好和電視廣播重合,它還能根據干擾程度跳頻,但是還是太落後了。
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我們這款預警機裝備的就是相控陣雷達!”就在此時,三名雷達官從機艙裡走出來,聽到外面的議論聲,立刻就驕傲地宣佈:“這是咱們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最新的E2D,上面使用的是最先進的雷達!”
“不是鷹眼2000嗎?”有人問到。
“那個是落後的,我們這個E2D才是最先進的。”
其實,早在八十年代中期,美國海軍就感覺到了自己的E2C的落伍,擬定了先進戰術支援飛機,也就是ATS計劃,這個計劃就是打算搞一種先進的預警機。但是,計劃正式開始的時候已經進入九十年代,所以專案就被砍了。
但是海軍依舊需要先進的預警機,又提出來了EX計劃,各個公司大力支援,洛克希德公司推出來了自己的S3反潛機,在機身上安裝一個三角形雷達罩,裡面裝相控陣雷達,波音公司更是直接決定研製一款全新的機體,採用連翼佈局方案。
但是,評估之後,這些方案都被放棄,海軍決定繼續改進現有的E2C,改進之後的飛機叫做鷹眼2000.
但是,這個專案還沒有改完,美國海軍就擔憂地看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看著一款款先進預警機的出現,尤其是東方高大上的艦載預警機,雖然機體是仿製他們鷹眼的,但是這飛機內部裝備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海軍非常羨慕,於是,要求諾格繼續提升效能。
鷹眼預警機要有更遠的預警範圍,要作為反導的一環,還能進行指揮和控制,這就意味著鷹眼2000也無法滿足,於是,更新型的E2D就開始了研發,這種預警機最大的改變,不是螺旋槳,不是發動機,而是頂部的大盤子,裡面裝的是相控陣雷達!
這可是最先進的雷達!
“裝了相控陣雷達,這個大盤子就不用轉了吧?”有人開口問到。
諾格公司的技術人員臉一紅:“當然還得旋轉,機體畢竟太小了,所以,我們選擇在俯仰方向使用電掃,水平方向使用旋轉方式。”
其實,東方的海盤子也是這種設計方案,外表看上去是個大盤子,實際上裡面就是個扁擔,佔據大盤子的一個直徑,大盤子只是為了降低飛行阻力的。
扁擔兩側有大量的T/R元件,可以完成俯仰上的電子掃描,但是如果想要實現水平三百六十度的掃描,那就超出能力了,所以,水平方向還是旋轉,豎直方向電掃,這樣就組成了獨特的海軍艦載預警機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