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飛一次就維護一次,還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秦濤在心中感慨,暗暗地給大洋彼岸的同行豎起大拇指,你們真是厲害!

B2轟炸機不僅僅製造價格貴,每架二十億,維護起來也不容易,每次飛行回來都得重新噴漆,而且因為地勤掌握不了技術,都是工廠的技術人員進駐基地提供保障的,這些可都是要花錢的。

所以,如果不是財大氣粗,還真是用不起。

這也就讓人費解了,明明已經有成熟的技術了,F117、F22、F35都用了成熟可靠的隱身塗層,甚至F35的塗層還得具備防潮功能,畢竟要給海軍用,B2卻偏偏要用獨特的配方,以至於維護保養那麼難,難怪美軍被諾斯羅普公司糊弄了這一次,再也對他們無愛了,軍機都交給了洛克希德公司。

此時,熱鬧的拋人活動已經進入了尾聲,盧勇和溫平兩人重新站回到地面,然後看向了四周。

人群散開,出現了一條通道,兩名捧著鮮花的女同志將鮮花遞到了兩個人的跟前。

如果是普通的試飛,那應該是由少先隊員來完成這個任務,但是由於專案高度保密,只能讓兩名女性設計人員來完成這個任務了。

兩人接過了鮮花,莊嚴地敬禮,然後又走到了通道末端,林老正在那裡笑呵呵地看著兩人。

“報告,我們已經光榮完成了首飛任務!”

“我代表人民空軍,代表祖國感謝你們!”林老也很激動。

“為人民服務!”

“兩位,首飛的感覺如何?”儀式結束,秦濤才有了這個時機來問。

聽到了秦濤的問話,盧勇露出了笑容:“飛起來的感覺很不錯,就和在模擬器上一模一樣。”

“沒錯,飛行平穩,和正常的轟炸機沒什麼兩樣,只不過,我們要是收起了起落架,就沒有人能看到我們了。”溫平說道。

航行燈在起落架上,當收起來之後,整個飛機就會徹底隱藏到黑暗之中,不過,飛機上還有資料鏈,在試飛的時候,各種飛行資料都會同步傳遞過來,給工程師們做參考,飛機也不會徹底失去任何蹤跡。

眾人都露出了笑容。

就在大傢伙交流的時候,技術人員已經盡職盡責地忙碌起來,有人維護檢修,有人插上資料線,將飛行資料全部匯出來,秦濤看向了機頭部位。

“咱們這架首飛的原型機,安裝了雷達裝置沒有?”

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機F117壓根就沒有雷達,全靠被動手段,飛過去了扔炸彈,也是靠鐳射,畢竟雷達是容易暴露自身蹤跡的,在強大的情報支援下,根本就不需要自己開雷達。

但是,隱身轟炸機就不一樣了,這可是戰略轟炸機,是需要當孤膽英雄的,獨自飛過去執行任務,雖然在很多時候也不需要開啟雷達,但是還是要有這種東西的。

“當然有雷達,別看咱們這架是原型機,各種裝備都沒有少,等到以後試飛結束,還能交付給部隊正常使用。”

當飛機的價格飆漲,訂單數量越來越少的時候,為了能獲得足夠多的飛機,把試飛的投入服役,也是常見的,反正現在飛機的壽命都很長,試飛結束了還能飛個十年八年的,直接淘汰了太浪費。

“沒錯,咱們國內電子技術這麼發達,給轟炸機裝個雷達還不是輕輕鬆鬆。”

林老在一旁驕傲地介紹起來:“咱們這種轟炸機上安裝的是主動相控陣雷達,用的是最新的T/R元件,不僅僅效能強,耗電量還很低,擁有多達21種模式,其中最強的是合成孔徑雷達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徑雷達模式。前者主要用於掃瞄陸地地貌,轟炸機前方一百六十公里內地表的影象一清二楚,不管是超低空突防,還是精確鎖定目標,都很有效,後者則主要用於識別和捕捉海上目標,最遠可以搜尋到五百公里之外的航母編隊。”

這種雷達已經裝在了轟六上進行測試,那強大的效能,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合成孔徑的方式,可以掃描地面得到一張精確的地圖,再和飛控配合,就能讓飛機更加安全地在山區裡超低空飛行,空軍當年超低空就靠眼疾手快,後來終於可以靠先進的裝置了!

第一款得到這種功能的戰機是飛豹,當時掃描的還很原始,解析度不高,一座房子可能就是一個點,現在,房子的窗戶都能知道有幾個!這樣攻擊的話,說從左窗戶進,絕對飛不到右邊的窗戶裡。

秦濤點頭,沒錯,是自己多慮了,咱們擁有最強的電子技術,這轟炸機的雷達,當然是妥妥的。

不過,還是要繼續發展下去,等到以後不需要專門的雷達天線,直接植入到蒙皮上,也就是共形天線,那才是完美的,預警機也不用頂著大盤子,直接貼到機身上就行。

“咱這轟炸機能空中加油吧?”

“當然,這是必須的功能,咱們在機背開孔,走硬管加油的路線。”林老繼續滔滔不絕:“這種技術,咱們也在轟六上試過了。”

空中加油能顯著地提升飛機的作戰半徑,在西方早就普遍了,但是東方,九十年代後期才進入這個領域,但是東方發展得很快,不僅僅有了軟管加油,還有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