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張忠說節目,我們這一期的節目,叫做張忠說雷電之神。”電視機螢幕上,張忠主持人的鏡頭切換,出現了一架飛機的效果圖。

“這就是最近英國人推出來的雷電之神戰機,他們宣稱要把這種戰機打造成為艦載無人攻擊機,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種飛機。”張忠說道:“我們請來了國內著名的無人機專家趙祥老師,給大家分析一下這款無人機,趙老師好!”

鏡頭轉向了一個微胖的中年人那裡,他舉起手來,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揮手致意:“大家好,我是趙老師,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款無人機,首先,我們觀察到,它的設計非常先進,採用了無垂尾的飛翼佈局,這種佈局非常考驗飛控程式的編寫,同時也考驗飛機上大量的感測器的可靠性,只要有一個因為潮溼而失效,就可能提供錯誤的感測器訊號,導致飛機控制系統失靈。”

“飛翼佈局的飛控是最難編寫的是吧?”

“沒錯,飛翼佈局的結構在二戰的時候就有,但是卻一直都沒有應用起來,就是因為飛翼佈局天生的不穩定性,這種佈局想要控制很難,當然了,我們已經注意到了,美國已經有了飛翼佈局的轟炸機,如果英國從美國得到相關技術的話,還是可能完成的。”

字字誅心,英國人一直都在吹噓,這款無人機是他們自己研發的,但是現在,第一點,飛控上,他們就得求助美國人,因為他們沒有任何技術儲備!

“是的,英國和美國關係良好,所以這種飛控應該沒有問題。”張忠點頭,繼續坐實這件事。

“但是,美國人的技術也只是有人駕駛的轟炸機,英國人要過渡到無人駕駛上,這種技術就需要更進一步,我們現在不摘掉英國人計劃使用什麼樣的飛控晶片,但是,它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也只有我們的龍芯能滿足這個要求。”

“也就是說,英國人的這種無人機上,需要安裝我們東方生產的大腦?”

“是這樣的,在智慧化方面,我們已經走到了前列,據說龍芯公司已經在研製專門的智慧化晶片,為人工智慧提供更加智慧的大腦,所以,我建議英國人直接採購這種晶片,這樣應該會更容易。”

英國人能採購到嗎?當然不可能!這種晶片不會出口,但是在這裡,兩人就這樣介紹了,讓英國人跳腳咒罵好了。

“希望英國方面能聽到我們的建議,那我們接著說一下外形,這種外形怎麼樣?”

“外形看上去還可以,不過,這種外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什麼問題?”

“機翼無法摺疊。”趙祥一本正經地介紹起來:“一般來說,隱身機的機翼都需要精心設計,在摺疊的時候不能破壞隱身性,而眼前這架飛機,顯然把機翼作為整體油箱來使用的,厚度很大,這種情況下,機翼必然不能摺疊,也就是說,在航母上使用的時候,這種飛機會非常佔空間。”

美國人拍攝的照片是俯檢視,當然不會看到機翼的厚度,英國人拿著照片,對著B2的外形進行修改,當然也不會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們只注重科幻效果,不注重可行性,航母上的艦載機,不折疊機翼行嗎?

這種飛機也有,雄貓戰機不折疊機翼,但是可以把機翼直接縮到最後面,陣風戰鬥機不用,可以頭尾交錯放飛機,但是,眼前的這種雷電之神怎麼解決這種問題?

他們壓根就沒想過!

“在航母上使用的艦載機,要考慮很多問題,防鹽防潮之類的就不用說了,機翼摺疊減少佔甲板面積很重要,當然了,還有一點很重要。”

“哪一點?”

“艦載機的起降方式。”

英國人拿著一個PPT,就想要忽悠全世界,那咱們就來打假好了!

“我們可以看到,英國人這架飛機是不可能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它壓根就沒有設計任何的垂直起降機構,而且,對於飛翼佈局的飛機來說,飛控本來就難於編寫,常規起降都會困難重重,更是不可能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否則就會是摔機大王,所以,這架飛機肯定是常規起降的方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問英國同行了,你們究竟是怎麼想的,覺得女王級航母的跑道足夠用的?”

螢幕上出現了女王級航母的甲板佈置圖。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甲板的跑道長度是280米,就算是這架無人機的飛控系統非常先進,可以保證起落架在航母的最後面接觸到甲板,留給它的滑跑距離也只有280米,對於一架二十來噸的戰機來說,需要在這種長度上剎停,非常考驗機輪的剎車能力,或許,對英國人來說,他們是想要藉助艦首的躍飛甲板來減速吧。”

動畫開始了!

只見代號雷電之神的艦載機從遠處飛來,輕輕地落到了甲板上,向前滑行減速,然後衝上躍飛甲板,在斜坡的頂端停穩,然後倒退下來!

這個動畫很快就會傳遍全世界,讓所有人都來看看這種奇葩的降落方式。

“也就是說,女王級航母需要改裝斜角甲板才行?”張忠說道。

“沒錯,最好還是改裝一下,就按照我們16號航母的方案來改裝,艦首變成大面積的躍飛甲板,可以讓兩架艦載機同時起飛,然後左舷佈置斜角甲板,後面放阻攔索,讓這種雷電之神用常規的方式降落。同時,起飛區和著艦區互不干擾。”

“沒錯,我們這種方案是最好的方案,希望英國同行們在看到之後,能認真吸取我們的方案介紹,不要因為面子問題而拒絕。”張忠說道:“當然了,如果覺得這種方案不好看,也可以加彈射器,歡迎從我們東方來採購電磁彈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