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 殲二十首飛(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哼,有幾架隱身機有什麼了不起的,趁著這個機會,我們把F22戰機派過去,只要這次進入了該地區,以後就再也不退出來了!”某個塗刷成白色的房間裡,一個聲音冰冷地說道。
“沒錯,他們有的只是單發的隱身機而已,沒有超音速巡航,也沒有超機動能力,唯一有的就是隱身性而已,根本就不算四代機,我們的F22才是真正的四代機,有了這種飛機,才能震懾他們,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究竟誰說了算!”
“你們說,東方會有類似的飛機嗎?”就在此時,一個有些擔憂的聲音響起。
“當然不可能。”第一個提出來的人立刻說道:“東方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畢竟,他們在航空技術上還是欠缺很多的,他們或許會把兩架殲三十五組合在一起,搞出來一架雙發動機的殲三十五,但是,這也絕對無法和我們的F22相比。”
不是把兩臺發動機組合到一起,就能實現所謂的4S效能了,兩架戰機的東西堆積到一起,也不可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裡面是有很多的技術上的問題。
比如說發動機,兩臺發動機雖然推力大,但是重量也大,如果發動機的推重比達不到10,那就算是再堆發動機,飛機也不可能超音速巡航,不可能有超機動性,法國的陣風除外。
東方在某些技術上的確追趕上來了,但是在某些技術領域裡,還是落後的,就拿航空發動機來說,這東西考驗的是技術積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東方能仿製R79,搞出能給四代隱身機使用的渦扇十五來,但是如果自己研製,那搞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比渦扇十五強,尤其是可靠性,說不定還會弱很多。
“你聽誰說的?”
“張忠啊,前面幾期節目裡,張忠曾經專門說過這個專案,東方的確想要造全新的重型四代隱身戰鬥機,但是也只是想一想而已,美國搞了那麼多年,才把F22給搞成熟,而且由於價格太過昂貴,所以只生產了不到兩百架,而東方的經濟才發展起來,絕對不可能搞這種重型五代機的,最多就是兩架殲三十五湊在一起,搞出一個殲三十五改來,但是,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等效能,還是不可能有的。”
張忠說節目是東方最專業最權威的軍事類節目,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觀眾,哪怕就算是在美國,很多人獲取情報的來源,也是張忠說節目。
此時,聽到了他的話,在場的人都興奮起來。
“沒錯,他們的經濟才剛剛發展起來,雞的屁還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研發先進的戰鬥機!”
“我們的F22才是最先進的!”
“你們說,我們要不要改一改飛機的分代,歐洲的那些戰機也叫囂著他們除了隱身性,其他的都和我們四代機一樣,東方有了隱身戰機,但是其他方面稀鬆平常,我們要不要把F22定性為五代機?其他的都是四代機,只有我們的F22,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一款五代機?”
“可以!”
張忠的戰略忽悠局局座的身份已經是人盡皆知,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張忠的說法深信不疑。
就在美國人琢磨著把自己的F22定義為五代機的時候,在東方,晨曦之中,一架戰機被緩緩地拖出了機庫。
飛機的外表是黃色的,沒有噴塗隱身塗層,看上去就像是一隻大黃鴨一般。
沒錯,像是鴨子,因為它是一架鴨式佈局的戰機!
菱形機頭,不過處理得更加圓滑,以至於機頭上面的那個折線都看得不是太清晰,下面兩側進氣道,正好貼著菱形的側面,帶著兩個鼓包,這是大名鼎鼎的DSI進氣道。
在機頭上方,則是一個單座的駕駛艙,座艙蓋整體向後翻轉,前面雖然也有一個隔框,不過這個隔框只起到一個加強筋的作用,並沒有分開形成固定風擋,就和F16的整體氣泡式座艙蓋一樣。
透過風擋,可以看到裡面綠油油的衍射平顯,看到那露出半截的彈射座椅來。
在進氣道的上方那條線上,延伸過去就是鴨翼。
殲十的鴨翼在主機翼的上方,這樣形成一個上下交錯的結構,這是為了既利用渦流,又降低跨音速阻力,中置鴨翼的佈局曾經被認為是最好的鴨翼。
但是到了殲二十上,這種設計就改變了,為了追求隱身效果,鴨翼和主翼的翼根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才能減小雷達反射面積。
在同一個高度上,想要降低跨音速阻力,那麼鴨翼就必須得上反,同時主翼下反,這樣在隱身和氣動效率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但是,這也會出現渦流利用不足的問題,畢竟這個鴨翼和主翼的距離有些遠,所以,鴨翼向後,在到達主翼之前的機身上,額外增加了一個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