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一句話就讓武勝利沒話說了。

目前,國內已經有了紅旗九導彈,這種導彈的效能不斷提升,射程也不斷增加,兩百公里的射程已經足夠給整個編隊提供一個牢固的保護傘了,但是,想要用紅旗九來攔截彈道導彈,那是相當困難的。

近程的飛毛腿之類的已經能攔截了,但是擴充套件到中程就不行了,因為中程導彈已經在大氣層外飛行了,如果不打算在對方即將砸下來的時候攔截,想要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國土,就得在中段攔截,那就需要有大氣層外的動能攔截器。

沒有這個,那就別說反導能力如何,還是研究怎麼打對手比較好,雖然沒法攔截對方的導彈,但是能輕鬆地摧毀對方,到了那個時候,對方就得考慮一下是否敢打第一槍。

海軍這邊建造的軍艦,一直都很看重反導,但是,導彈呢?導彈有了嗎?

“明天,我們去航天部門看看。”武勝利說道。

紅旗十九專案是在秦濤的建議下進行的,當時明州集團還承接下來了電磁炮的專案,這電磁炮也是動能攔截,也是要打導彈的,多個專案齊頭並進,提高成功率。

不過從那之後,秦濤就沒有再關注過這個專案,所以專案進行到了什麼程度,他還真不知道。

趁著這個機會,去航天部門看看!

第二天,秦濤就和老丈人一起來到了航天部門,至於孫學文,則沒有跟著來,直接去中船重工那邊接受調查了。

“武領導,秦總,歡迎你們來咱們航天部門。”沈老已經提前知道兩人要過來,所以直接在大門口這邊等待。

“沈老,我們又見面了。”秦濤看著沈老:“您這麼大歲數,還在科研一線,真是讓人敬佩啊。”

“秦總,你這話聽在我的耳朵裡可是另一種意思,你是不是在說,我這老傢伙早就該退休了,把位置讓給年輕人啊?”沈老問道。

秦濤趕緊搖頭。

“我馬上就七十歲了,現在已經從一線退下來了,只是當技術顧問而已。”沈老說道:“老王是你們要找的正主,不過他沒空,在裡面搞科研,老王比我年輕幾歲,不過他也說了,只要這個型號打靶成功,他就會退下來,把我們的位置讓給年輕人。”

王祥國,1940年出生,長期從事導彈武器裝備研製工作,是導彈系統工程和型號研製管理的傑出專家,參與多個重點型號的研製工作,2000年的時候,被任命為紅旗19導彈的總師,他在退休之際獲得這個任務,很是驕傲,也很努力,就這樣,天天工作在一線,就算是秦濤和武勝利他們過來,也捨不得出門來迎接。

“嗯,咱們過去看看,咱們的重點型號研發到什麼程度了?”

“得益於我們在材料技術上的突破,我們的導彈效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沈老說道:“我們在這款導彈的外殼上,使用了全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降低了自重。”

以前的導彈外殼就是鋼製的,重量大,後來改成了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現在進一步提升為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是越來越先進。

“同時,在燃料上,我們也進行了升級,從以前的HTPB固體推進劑升級為N15固體推進劑。”沈老說道:“這些改進,讓我們的導彈更輕,速度更快,在按照海軍垂髮的標準尺寸下打造的彈體,已經能達到四千米每秒的關機速度了。”

導彈在發射的時候,靠的是發動機推動,但是發動機總有燒完的時候,燒完了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慣性前進,這個燒完時候的速度,就是導彈的關機速度,這個速度越大,導彈就飛得越遠,打得越高。

普通的防空導彈,只有一千米每秒左右,紅旗九導彈靠著兩級火箭,也才打到了一千八百米每秒左右,但是到了紅旗九B的時候,隨著技術的提升,關機速度提高了一大截,導彈射程也提升到了四百公里。

現在,靠著大尺寸和先進材料,導彈速度進一步提升,讓大傢伙很是高興。

“換算到攔截彈道導彈上來呢?”武勝利問道。

“最大射高可以達到150公里。”沈老介紹道:“如果射高打到一百公里的時候,射程大概兩百公里。”

對防空導彈來說,射程和射高是兩個相互制約的因素,畢竟想要實現最大射高,那就需要把導彈豎直向天上發射,一直到最高,而最遠射程,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是傾角四十五度。

彈道導彈能飛多高是個玄學問題,看看北泡菜國,在發射彈道導彈的時候,經常能打到四五千公里的高度,但是射程卻只有一千多公里,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沒有更遠的靶場,打得高一些,可以降低射程指標,這樣省得美國佬著急,如果他們按照正常的彈道打,那說不定就打到美國去了,美國佬不得害怕得要死。

正常情況下,除了彈道導彈飛行的頂點,最高地方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彈道,都在一百公里的高度以內,就算是洲際彈道導彈,也可以趁著它下降段打,還能保證在海上區域。所以,這款反導導彈也已經夠用了。

“看來,就剩下動能戰鬥部了。”秦濤說道:“只要完成了這個東西的研發,我們的技術就算是有了,咱們得加油努力,爭取比美國佬的薩德要早定型服役。”

美國佬也在研究相關技術,而且速度還不慢。THAAD在04開始全面實驗,05年完成飛行實驗,06年來到靶場,07年完成三次攔截實驗,08年正式列裝,速度那叫一個快。

現在,己方不能慢,己方也必須要研發出來先進的反導系統,還要走在這個系統的前面,到了以後,某個蠢貨鄰居搞,那咱們就在他們的對面也搞,大傢伙雷達對雷達,導彈對導彈,看看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