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把我們的足跡留在太空(第1/3頁)
章節報錯
何彬1939年出生,現在早就過了退休的年齡,但是,他卻依舊奮鬥在航天一線,用他自己的熱情來書寫航天人的傳說。
“何老,我代表明州集團,感謝您對我們星艦公司的支援。”秦濤走上去,握住了對方的手。
“秦總,我得代表我們航天人感謝您,感謝星艦公司,如果不是你們在瓊州發展起來了航天事業,我們的這個航天發射中心也不會這麼快建成。”何老說道:“我為這個專案忙活了很多年,多虧了你們星艦公司,這個專案才能儘快審批和開工。”
“何老,您一直在搞航天吧?”
何老搖頭:“不,我開始是造原子彈的。”
何老的大腦裡,閃現了過去的一幕幕,他62年的時候,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被分派到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二部工作,參與原子彈專案的研發。
當時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飯都吃不飽,大傢伙幾乎就是在餓著肚子搞科研,但是,大家卻帶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努力工作,哪怕當時何老只是兩彈一星研發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也是幹勁十足。
搞完了這個專案,何老又被調去東方空間技術研究院控制工程研究所,之後又去了502所,接下來的這二十多年裡,他和航天工作密不可分,他參與了很多專案,從一個年輕的大學生成長為了中流砥柱。
88年的時候,何老去國外考察後回國,遇到了瓊州的領導,這名領導勸說他去瓊州工作,當時何彬直接拒絕:“我一個搞航天的,到瓊州能幹啥?”後來經過這些人的反覆勸說,他來到瓊州參與了這裡的航空公司。
一年後,島國科技廳宇宙研究所率六大財團組成的考察團訪問瓊州,當時的島國專家對瓊州得天獨厚的航天發射條件非常滿意,決定投資400億美元,在瓊州建一個亞洲最大的航天港。
但是,上級卻沒有答應,畢竟當時的航空工業還沒有進行大範圍的國際合作,更不用說航天上的了。
當時,何老的願望破滅了,這樣一直等到了星艦公司在瓊州建立,何老再次活動起來,如果咱們不搞,那星艦公司就會搞的,咱們以後航天發射,還得租借星艦公司的場地!
上級領導被說動了,何老完成了瓊州新世紀國際商用航天港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專案建議書,正式向國家申報。國家批准之後,專案動工,現在已經建成。
瓊州就這樣成為了國內第四個航天發射基地,何老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這一切,都得感謝明州集團,感謝星艦公司,何老怎麼能不高興。
“你們這些老一輩科研工作者,都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秦濤的手依舊握著何老的手,對他很是尊重。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航天技術的發展,還得看年輕一代,甚至還得看民營航天。”何老說道。
“沒錯,還是得看我們民營航天。”馬克斯說道:“何主任,您要不要加入我們星艦公司?”
為了星艦公司,馬克斯挖了很多人,NASA和馬克斯決裂也是有原因的:有本事的人都被你給挖走了,咱們NASA還怎麼運轉?
現在,馬克斯居然又要來挖東方航天的人,這讓秦濤也有些哭笑不得。
何彬搖頭:“不,我不會加入星艦公司的。”
“加入我們星艦公司才會有前途,何主任,您看看東方航天,搞個載人航天,十幾年的時間下來,還沒有首次載人上天,比我們的進度慢多了,這什麼專案都得走市場的道路,才能有活力。”
“是啊,您說得對,所以,我們東方的航天部門也打算改組,成立私營航天機構,也走市場化道路。”何彬說道:“我可能會加入國內的私營航天,到時候,我們可是競爭關係。”
馬克斯一愣:“你們也要自己搞?”
片刻之後,他又興奮起來:“好,你們自己搞也行,你們有什麼需要的可以找我們,比如說火箭發動機,我們可以賣給你們。”
馬克斯開始了生意經。
秦濤繼續向四周看,整個發射指揮大廳相當寬敞,一排排液晶顯示器擺放在桌子上,在最前面的牆壁上,還有一個巨大的拼接螢幕,此時,螢幕上正顯示著那枚巨大的火箭景象。
星艦公司的新徵程,將會從這裡開始!
2002年,2月4日,立春。
在春節前立春,在民間有著不好的名聲,一般都會說是什麼寡婦年,但是,對搞航天的人來說,這天卻是喜上加喜,東方的第一次載人航天即將開始!
發射視窗是在晚上,不過從清晨開始,無數人就忙碌了起來,巨大的發射架上,技術人員開始給火箭加註液氧和煤油。
火箭一旦加註燃料,幾乎就意味著發射進入了不可逆的過程,如果想要放棄發射,把燃料抽出來那可是相當危險的。
幾輛車開進了發射場,車上下來一大群人,他們的目光望向火箭,望向火箭頂部的飛船,目光復雜。
“咱們還是沒有趕上啊。”滿頭白髮的戚老感慨:“咱們的飛船今年能升空就不錯了,而星艦公司的飛船,今晚就要升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