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列克謝耶娃一陣惡寒,來東方多年,她當然也知道東方的很多習慣,一般來說,東方自用的效能都低一些,出口必須要用好東西,各行各業幾乎都是,只有明州集團這裡例外,不管是什麼東西,自用的都比出口的好一大截。
這或許就是有著軍工背景的企業和其他企業不同的地方吧。
阿列克謝耶娃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著。
“那就先這樣搗鼓,賣出去之後,正好也可以從客戶那裡獲得一些執行經驗,在執行中不斷地積累使用資料,然後進行改進。”
趙剛點頭:“我們也是這麼想的,目前也只能做到這麼多,不過,該配的還是會給配上的,尤其是動能回收。”
對於燃油車來說,在下坡或者是剎車的時候,最多就是做到少消耗燃料,電噴的發動機可以透過ECU來控制燃料的噴射,當遇到下坡路段,那可以控制燃料少噴,甚至是不噴,全程只把發動機當做一個反向的制動器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燃料消耗會非常少。
但是,這也只是減少消耗,不能把這段過程中消耗的能量給積攢下來。
只有電動車能做到。
對電動車來說,續航里程是一個大指標,如果能在車子執行的過程中反向給電池充電,那絕對是爽歪歪。
這個操作就是動能回收,只要車子減速,或者是下坡,就可以讓車子帶動電機旋轉,此時,這個電機就變成了發電機,在提供強大的減速力矩的同時,也把發出來的電力傳給了車上的超級電容,然後再透過超級電容的緩衝,把電流穩定地充到電池中。
如果下一個幾十公里的長下坡的話,原本只是一半的電量,下完了這個坡,或許電量就滿了。
這也是隻有電動車才能做到的絕技。
對於重型卡車來說,這個動能回收也是相當重要的。
“目前,我們的這款重型卡車有三種不同的電池配備,提供282kWh、350kWh、423kWh三種電量,續航能力分別達到160km、200km和245km,哪怕就算是最大電池的版本,續航力也不到燃油車的一半,所以,這種重卡的動能回收就更關鍵了,可以顯著地增加續航里程。”
正常燃油卡車的續航力至少有五六百公里,如果弄一個大號油箱的話,甚至可以加到一千公里以上的續航力,這給燃油卡車更大的靈活性,長途運輸的時候,哪個省的油價最低,就在哪個省加滿油。
現在,聽到這些介紹,秦濤頻頻點頭,然後他又想到了什麼:“我們這種電動卡車用的是什麼剎車?”
電動車不僅僅是換了動力系統就行,其他很多系統都得更換,比如說空調系統,就得變成電動空調,製冷還好說,制熱的時候,直接使用發熱板來提供熱量,電能的消耗嗖嗖的,這點就不如燃油車了,畢竟燃油車上使用的是發動機的廢熱來制熱,根本就不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
同時,剎車也有很大的問題。
普通車輛的剎車,用的是發動機進氣時候產生的真空來提供助力的,可以讓腳踩剎車更輕鬆,重型卡車用的是氣壓剎車,車子的發動機直接帶著一個打氣泵,不停地給剎車系統的氣管打氣,那麼,電動卡車的剎車呢?也額外弄個電動打氣泵嗎?
“目前我們在剎車系統上配備的是一個額外的電動打氣泵,時刻監督著整個剎車系統的氣壓,只要氣壓不足,就啟動打氣,由於我們有動能回收,在小力度的剎車過程中,完全依靠我們的動能回收來減速,只有需要剎停的時候,才需要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趙剛繼續介紹:“同樣的還有轉向機。我們直接外購了博世的電液轉向系統,直接就能匹配到卡車上來。”
不僅僅剎車要發動機,轉向同樣需要。小轎車的轉向系統已經發展到了電子助力,擁有比液壓助力更輕鬆的工作環境,低速的時候轉向力矩大,高速的時候轉向力矩小。
卡車的轉向系統由於需要的功率大,所以一般還是用液壓轉向機,而博世首先開發出來了電液助力轉向技術,這開始並不是為了替代液壓助力轉向,只是想要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液壓失效的情況下,透過電控單元的扭矩疊加,幫助車輛滿足應急轉向的要求。
現在,這套系統已經成熟了,不用液壓助力也能控制車輛轉向,正好直接移植過來。
“當然了,這些也都是暫時的,等到以後,我們騰出手來之後,就會開發自己的電控系統,不管是剎車還是轉向,都可以用電子系統來控制。”
電磁彈射器都能搞出來,只要把上面的技術移植過來,分分鐘就能搞出電磁剎車這種東西來,只是他們暫時還顧不上而已。
秦濤點頭:“沒錯,反正這些卡車也是給黑叔叔們用的,技術不用太高,但是一定要結實,要經得住暴力駕駛。”
電動卡車看完了,秦濤對這種油改電的電動卡車還算是能接受的,畢竟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秦濤意猶未盡,還想要說什麼,但是,看到身後的阿列克謝耶娃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麼:“我們是來說電動噴氣系統的,走吧,回去接著協調這個系統。”
“秦總,時間差不多了,要不我們先去吃點東西?”趙剛看了看手錶,向秦濤說道。
秦濤點頭:“好,讓我們嚐嚐你們金太陽公司食堂的的伙食。”
“去食堂?秦總,咱們公司的招待費還是有的,您既然來了,那就一起去外面的飯店吃一頓,食堂裡太寒酸,等到馬工回來,聽說我就帶您吃食堂,怕是會不高興的。”
“沒關係,我山珍海味早就吃慣了,就是想要吃點普普通通的東西。”
於是,趙剛無奈,只能帶著大傢伙去食堂。
冬季天黑得早,外面已經是華燈初放,無數穿著工裝的人湧向食堂,秦濤走在他們之中,並不顯眼。
就在接近食堂的時候,秦濤卻驚訝地看到,這些人居然挺起肚子來,把腰向後彎,整個上半身都快成平的了,就這樣向前走,模樣非常的古怪。
“這是幹什麼?”秦濤好奇地問道。
“大家不管是搞設計,還是在生產線上工作,腰都是向前彎,時間長了,可能會對脊柱不利,所以,我們就特意安排了這種操作,在去食堂吃飯前,大傢伙都需要從那些單槓一樣的欄杆下面透過,這樣就鍛鍊了身體。”
因為天黑,剛剛秦濤沒有看清楚,走近了之後才看到了這些橫在道路上的杆子,凡是想要去吃飯,就只能透過,雖然要作弊的話也可以向前彎腰,不過大傢伙都看著呢,沒有人好意思這樣做,就都是向後彎,有的時候兩手還得拄著腿,姿勢很獨特,但是效果看上去還不錯。
秦濤也感興趣起來,決定自己試了試,於是,把身體向後彎曲,腦袋望著天,身體儘量壓低,慢慢地走向第一個欄杆,突然間腳下一滑,於是,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