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德拉諾:我的新名字叫項德(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航母來說,必須要有足夠高的航速,因為它要給艦載機提供更好的起飛條件。
航母的速度越快,就會給艦載機一個越高的額外速度,艦載機的起飛就會更順利,如果再有海風的話,那就轉向逆風,獲得更大的相對速度,對滑躍起飛來說是這樣,對彈射起飛來說也是這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哭泣國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因為彈射器效能有限,所以,如果要是沒有風的話,那他們的戰機就無法起飛,在82年的戰爭中,就曾經發現過英國海軍航母編隊,但是常年颳風的南大西洋,在那一天居然風平浪靜,於是,他們就錯失了一次出擊的機會!
航速和動力有關係,動力不足,想要高航速也沒有用,歐洲的航母都是瘸腿,不管是戴高樂號還是女王級,因為動力不足,最終航速都定格在了二十多節上,但是東方的航母嘛,在八臺鍋爐的全速輸出下,飆到三十節是沒有問題的。
站在甲板上,德拉諾摘掉了自己的帽子,輕輕放下,帽子就嗖的一下子被吹到了後面,就像是站在了電風扇的前面一樣。
“三十節的航速已經達標了,貴方的這艘航母建造的質量真不錯!”
就像是當初蘑菇彈爆炸,著名的核物理學家費米僅僅撕了一把紙條,就估算出來了核彈當量,現在,德拉諾也展示了這樣一手絕活,秦濤非常好奇:“德拉諾,你怎麼知道航速達標了?”
“因為以前的時候,在甲板上行走,我沒有戴頭盔,而是戴了帽子,結果帽子被風吹飛,就飛了這麼遠。”德拉諾解釋道。
就在此時,有人跑了過來:“秦總,各位,我們目前已經開始最大航速測試,隨時可能會進行滿舵,請各位進入艦島,防止掉落。”
還真是最大航速了?
秦濤讚許地看了德拉諾一眼,好,你厲害,這就是經驗,和賣油翁差不多。
“輪機艙報告,鍋爐運轉平穩!”
“綜合電力系統控制艙報告,電力分配正常。”
“壓載水箱已經注水!”
一個個的報告不斷地傳入眾人的耳朵裡,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檢查各個管路,看是否有洩漏。”張震繼續下達命令。
這種鍋爐是進一步改進的型號,畢竟從001的六萬多噸到002的八萬噸,排水量大了不少,而航速還不能降,鍋爐產生的蒸汽必須要進一步增加,而鍋爐和蒸汽管道能否承受住這種高溫高壓,得經過測試才知道,如果質量不好,那就會像是阿三那樣,轟轟的炸鍋爐。
測試有很大的危險性,如果鍋爐炸了,在輪機艙中的水手和技術人員將會直接被高溫高壓蒸汽蒸熟,但是沒有人退縮,他們都知道這種測試有多麼的重要,以後會經常航行在這種狀態下,當需要彈射和回收艦載機的時候,更是要全功率工作。
而且,他們也相信明州集團的建造質量,明州集團的產品還從未出過任何意外,這次也不會。
“除了驅動軍艦之外,汽輪機還分出了一定的動力來驅動發電機,動力輸出完全達標!”張震說著,親自在測試動力系統輸出功率的表格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
動力輸出只是達標,還沒有檢驗耐久性,所以接下來還需要繼續全速前進,檢測航母的速度。
但是,伴隨的兩艘船跟不上了。
054用的是四臺柴油機,走的是價效比的路線,最大航速只有25、6節,伴隨的保姆船其實不屬於專業的軍艦,相當於遊輪性質,航速只有十幾節,所以,當002航母全速開動的時候,立刻就把它們給甩開了,距離是越來越遠。
“注意,準備左滿舵!”張震大聲地喊道,他的命令被迅速下達,上千人立刻都扶住了身邊的東西,在全速航行下的滿舵操作,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駕駛艙裡面的緊張氣氛也在這個瞬間到達了頂點。負責操舵的水手兩眼直視前方,雙手緊緊地握著舵輪,隨時準備轉向。
在以前的時代,船隻的舵輪系統都是機械操作,舵輪轉動,帶動鏈條運動,鏈條透過機械傳遞,最終把扭轉力矩傳給尾部的方向舵,從而實現船隻的轉向。
船隻越大,舵輪就得越大,同時轉的圈數也得越多,否則根本就無法讓方向舵轉動角度,就算是這樣,八萬噸的鉅艦想要轉向,也絕對不是人力可以操作的。
現代化的航母轉向系統,其實已經用不著舵輪了,航母上的控制系統完全可以靠著特殊的裝置,比如說電子海圖、電子羅盤等等裝置,自動控制航母走在適當的航路上,尤其是要進出某些港口,彎彎曲曲的水路,絕對不是人工可以輕鬆操作的。
這就有些像自動駕駛,只是駕駛的物件有些大而已。
但是,舵輪依舊是有用的,比如說在戰場上,躲避突然出現的魚雷,或者是頭頂上扔下來的炸彈,哪怕這種可能性很小,那也得需要這種專業的操作工具,使用鍵盤滑鼠肯定不如這個舵輪操作更加方便。
當然了,舵輪也在變化,它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豎著放置的大圓盤,外面還有很多手柄,它毫不起眼地出現在挨著舷窗的操控臺上,大小和汽車方向盤差不多,也是豎著的,這樣方便站著操作,除了英國航母是坐著操作之外,其他國家的航母都是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