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電動汽車樣車(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秦濤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趙玲也有些無奈,不過,既然兒子聰明,也不能整天玩,多學習一些知識總是好的。
在首都陪父母兩三天之後,趙玲和秦濤帶著兒子一起南下,來到華亭。
金太陽電機公司裡一片熱鬧,很多人都在圍繞著一輛造型現代,甚至充滿了科幻感的汽車前面,這就是他們全新打造的金太陽電動汽車!
“和普通的燃油車相比,我們的電動汽車要安裝電池包,重量很大,所以,我們特意重視了減重和減阻的效果。”馬工興致勃勃地給秦濤介紹:“秦總,我們這輛車是國內,甚至是全世界第一輛吹過風洞的普通家用轎車,我們透過吹風洞,確定下來了它現在的造型,擁有最佳的風阻係數。由於不需要發動機散熱口,所以前面沒有設計進氣格柵,這樣也能降低風阻,我們還第一次採用了摺疊車門把手。”
殊途同歸,眼前的這輛汽車外形和毛豆3還真是相似。
剛剛進入二十一世紀,這種外形看上去科幻,不僅僅是它的整體造型吹過風洞,更加的流線,整體雖然是家用轎車,但是和那種四四方方的桑塔納有著天壤之別,看上去很現代,科幻則是來自某些細節:一個小小的車門把手也能體現出來。
為了降低風阻,車門把手乾脆採用了伸縮方式,用的時候伸出來,不用的時候縮回去,和車門一體,這樣能繼續減少空氣阻力。
“車門把手去掉了,後視鏡怎麼沒去掉?”秦濤笑著說道。
除了某些新手司機不用反光鏡之外,其他的正常司機都會看反光鏡,但是,反光鏡這東西也是重要的空氣阻力來源,如果去掉了,能進一步降低空氣阻力,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力。
“我們測試過了,在外面用攝像頭,裡面放液晶屏,但是,在某些時候螢幕會模糊,還可能會有延遲,所以我們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把反光鏡給裝上了,等到以後技術再次成熟了,再改進到電子後視鏡。”馬工說道。
這個年代的電子技術,絕對沒那麼成熟,金太陽電動汽車追求科技上的先進性,但是也沒有忽視了安全性,畢竟,汽車要以安全性為第一要務。
“說起高科技來,我提出來的自動駕駛研究得怎麼樣了?”秦濤問道。
“自動駕駛是由鵝廠來負責的,目前還不到裝車實用的地步,我們現在這輛車上沒有搭載。”馬工說道:“鵝廠那邊說,汽車的使用環境比航空器複雜多了,他們必須要慎重。”
在無人機上已經有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了,連起降都能自動控制,但是在起降的時候,跑道是清空的,飛上天之後,更是空域清澈,但是公路就不同了,有各種車輛,有大量的行人,還有各種紅綠燈,自動駕駛可沒有那麼容易。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自動駕駛也不是很成熟的,有把標誌牌識別為行人的,有在空無一人的墓地顯示四周都是人的,說明這些技術還得繼續發展下去才行。
己方只要搞預研,領先同行就可以了,不用太冒進,一旦宣傳什麼自動駕駛,出了事故,影響就太壞了。
“車輛上大量使用高強度鋼材和鋁合金等材料,在某些地方我們還用了3D列印的鈦合金來降低重量,現在這輛車的整體自重1.6噸,和燃油車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這個年代,還是老款桑塔納流行的時代,很多人都會吹噓兩噸普桑,實際上,整備質量只有1噸左右,哪怕就算是W126平臺的賓士S級,比如90款的賓士300SEL的文章,整備質量不過是1590千克。
電動汽車揹著電池,的確導致它的重量增大。所以對電動汽車來說,減重是一直都在追求的,沒有盡頭。
“動力系統如何?續航力怎麼樣?”秦濤問道。
“動力方面,我們使用了50千瓦時的電池包,驅動一臺192千瓦的永磁電機,零百加速能力在五秒以內,提速效能無人可比,至於續航里程,則是達到了三百公里,通用汽車的衝擊力根本就沒法和我們相比。”
要說最先研究電動汽車的,肯定得數通用汽車,在加州嚴重的空氣汙染下,他們開始走電動化的道路,衝擊力被做成了大玩具,這款車是雙門雙座的跑車,一看就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它搭載了18.7千瓦時的鉛酸電池,驅動一個102千瓦的電動機,續航里程只有兩百公里。
要論電池包,鋰電池的容量遠遠高於鉛酸電池,但是由於金太陽電動汽車的車子更大,所以續航里程上沒有超過太多,但是這個三百公里可不是後世某些電動汽車公司的噱頭,是實打實的在實際路況下的續航,不是在試車場裡等速跑出來的。要是按照那些縮水的宣傳,續航力恐怕能宣傳到五百公里了。
電動機的功率方面,就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普通燃油車了,常見的桑塔納車型,也就幾十馬力的動力,哪怕就算是V6和V8的大傢伙,動力也就是兩百馬力左右。
動力足,扭矩更大,電動汽車的加速能力是非常恐怖的。
秦濤點頭:“不錯,三百公里就能有實際意義了,充電是個大問題,續航里程越高越好。這車子看上去還不錯。”
說著,秦濤開啟車門,看著裡面的內飾,好吧,連內飾都夠大膽的了!
雖然沒有把後視鏡變成攝像頭加液晶屏,但是這車子裡面的儀表臺上,已經看不到常規的儀表了,只有在中控臺的右側,有一個大螢幕,一看就應該是觸控式螢幕。
“這設計充滿了高科技的感覺啊。”秦濤指著中控屏說道:“誰想出來的主意?”
“卡羅爾謝爾比。”馬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