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轟六J的研發從七十年代開始(第1/3頁)
章節報錯
“各位觀眾朋友,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我們張忠說節目的主題,是張忠說轟六。”張忠也如期出現在了電視機的螢幕上,相比新聞節目的幾句話,張忠說節目時間更長,介紹得更加詳細。
“我們知道,在這次海上閱兵中,我們的海軍對外展示了轟六J轟炸機,這款轟炸機的改動很大,我們也很好奇,所以第一時間邀請到了國內著名的飛機專家陳老,請他來給我們講述一下轟六J的故事。”
陳老是殲轟七的總工程師,由他來講述轟六J,當然是很權威的了。
“轟六J能走到今天,真的是不容易,畢竟,這個專案是從七十年代開始的,當時為了這款轟炸機,很多飛機設計師嘔心泣血,用了很多年的時間,現在能修成正果,真是讓人感慨啊,當年剛剛接觸這個專案的一些老人,甚至都沒有看到它的英姿。”
“七十年代就開始了?也就是說,這個專案已經進行了三十年?”
陳老點頭:“是的,不過專案一直都處於保密狀態,一直到現在,轟六J公開展示,我們也才能說點什麼,當初那些默默無聞的人,都是這架飛機的功臣!”
“陳老,請您具體給我們介紹一下,比如說這個專案是怎麼立項的?”
“當年,我們已經掌握了轟六的生產技術,但是,這種轟炸機畢竟太落後了,我們必須要對轟六進行大規模的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戰爭,畢竟,飛到敵人的頭頂上扔炸彈是不容易的了,而在七十年代,最流行的航空科技就是可變後掠翼,所以,我們就計劃將轟六改進成可變後掠翼戰機,當時不僅僅是我們在做,國內其他單位也在做這個專案,比如說320廠,當年在搞強六,用的也是可變後掠翼。”
“陳老,轟六使用的是翼根發動機佈局的方式,這種方式改可變後掠翼,恐怕不容易吧?”
“是啊,在當時,我們研究了很長時間,想要解決翼根佈置可變後掠翼的轉軸,但是怎麼研究都不行,所以,我們只能狠狠心,進行大改,將發動機艙從翼根部位,轉移到了飛機尾部,我這裡面有當時的幾張設計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螢幕上出現了設計圖,第一張就是隻改可變後掠翼,翼根部分的發動機艙就像是長出來了兩個角,那是大型翼盒,機翼裝在上面,怎麼看怎麼彆扭。
第二張,還是這種,但是將翼盒上移,做成了上單翼的結構,發動機直接在翼盒下方,這張看起來比較順眼,但是依舊還有問題。
第三張,徹底大改,發動機放到了尾部,進氣道前移。
“大家看這個設計圖,可以發現它的巨大的進氣口,這個設計是參考了米格25,不過為了方便掛載武器,做成了下單翼的佈局,僅僅是這個機體的形狀,我們就前前後後論證了十幾年,到了八十年代,才算是完成了這架飛機的外形設計,接著,我們又發現自己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
“什麼問題?”
“發動機。”
“我們如果想要讓這架飛機發揮可變後掠翼的效能,我們就需要強大的發動機,我們以前仿製的渦噴8根本就無法提供足夠的推力,所以,我們又開始改進它的發動機。”
“改進發動機?難道是在它的後面增加一個加力燃燒室?”
“沒錯,就是這樣,我們的渦噴8原本只需要推動亞音速的轟六,所以只需要普通的噴氣發動機就行了,但是,如果我們想要讓它進行超音速飛行,就得開加力,所以,我們在這款發動機的基礎上,外掛了加力燃燒室。”
“發動機是我們的弱項啊。”
“沒錯,當年我們一邊用渦噴8試飛,驗證機體的氣動設計,一邊開始搞加力燃燒室,這個專案搞了十幾年,才終於成功。”
“也就是說,我們這款飛機,用的是轟六的發動機改裝出來的?”
“沒錯,就是渦噴8的加力改款,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創新,比如說我們用現代技術,對渦噴8進行了大量的改進,這款發動機的壽命已經從八百小時增加到了兩千小時,軍用推力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油耗也降低了百分之十左右,如果不是我們的老轟六已經用上了D30K,我們還真想用這個來改進我們的老轟六。”
“那這款飛機在研發中,還遇到了其他的問題嗎?”
“問題多了,比如說,這架飛機在研發的時候,瞄準的就是未來戰爭,既能高空高速飛行,也能低空大表速突防,在進行低空低速飛行測試過程中,這架飛機幾次發生意外,甚至差點導致墜毀,好在我們終於堅持下來了,最近這幾年,我們的技術進步了,用了先進的地形規避技術,低空低速突防更加遊刃有餘。”
“現代戰爭已經是隱身機的時代,陳老,您這款轟炸機,想過進行隱身化改進嗎?”
“沒錯,隱身機是一個趨勢,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隱身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在這次戰爭中,隱身機就被打下來了,所以,我們認為,隱身機重要,但是遠端攻擊能力更重要,所以,我們的轟六J的改進,主要在於武器系統,比如說,我們給它掛載了遠端攻擊武器,讓它在敵人的防區外發起攻擊。”
張忠說轟六J節目跟著轉播到了全世界,很多人在看到了這個節目之後,心情複雜。
“這是在開玩笑!他們以為這樣糊弄,就能讓大毛撇清關係嗎?這分明就是圖22M轟炸機,大毛把這種轟炸機賣給了東方,他們做得太過分了!”
“我們必須要讓大毛知道這麼做的後果!”
“他們不僅僅賣圖22M轟炸機,居然連生產線都賣了,必須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這次的張忠說節目,用意是很明顯的:轟六J和圖22M沒關係,我們從七十年代就開始研發,一直研發到現在,才終於定型服役,這是我們國內航空技術發展的結果!
反正咱們就這麼公開了,至於別人信不信,那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沒關係。
圖波列夫設計局。
“這根本就是無中生有,血口噴人,我們圖波列夫設計局怎麼能將圖22M的資料隨便賣給東方人!”利夫巴茲恩剋夫惱火地說道。
上一任總設計師瓦倫汀布利茲努科已經退休了,目前在圖波列夫設計局裡挑大樑的是曾經的布利茲努科的助手巴茲恩剋夫,他面對著前來調查的政府官員,非常的惱火。
東方出現了和圖22M類似的轟炸機,然後,政府就開始懷疑他了,這分明就是汙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