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四號正式推出,轟動全球,雖然它還是使用0.13微米工藝的產品,並沒有進入到90奈米的時代,但是,它的出現卻代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頻率已經夠高了,開始向多核心發展了!

相比之下,AMD公司請中芯國際代工的產品,就不是那麼吸引人了。完全被掩蓋到了龍芯四號的光環之下,但是實際上,AMD的K7處理器相比以前還是有很大進步的。

“用了先進的工藝,我們的K7處理器的發熱量已經大幅度下降了,它的效能完全超過了英特爾最新的處理器!”梅耶爾在完成了測試之後,興奮地向桑德斯說道:“從今往後,我們的K7處理器可以全面佔領國內市場了!”

“是啊,我們終於打敗了英特爾,用的還是代工的方式。”桑德斯喃喃地說道:“雖然成功了,但是,我還是高興不起來。”

龍芯四號的效能太先進了,其他的處理器生產廠都無法追趕龍芯的腳步,他們只能跟在後面,默默地當千年老二,不過,對AMD公司來說,當老二應該已經習慣了,至少,他們把曾經的老大給打敗了。

國內很多部門是不會採購龍芯的,他們又需要先進的處理器,那就只能採購AMD公司的產品,這就意味著,AMD公司將會佔據美國國內政府等部門的處理器市場的,至於昔日的英特爾,也就剩下殘延苟喘了。

眾人正在議論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維恩,你來這裡做什麼?”當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桑德斯本能地感覺到一陣陣的噁心。

沒錯,就是這個討厭的傢伙!在背後算計AMD公司,原本AMD公司是真誠的求助中芯國際代工的,但是差點被認為是坑中芯國際的幫兇了。

還好,現在他們終於冰釋前嫌,中芯國際還給生產出來了採用先進工藝的K7處理器,他們可以鬆一口氣了。

維恩看著在場的眾人:“各位,你們的行為讓我們感覺到恥辱,作為美國最先進的計算機處理器生產商,居然要和中芯國際合作!”

“恥辱?維恩先生,我們的合作是經過白房子批准的!您如果要是來這裡侮辱我們的話,那現在可以走了,您如果要是有其他目的的話,也可以走了,我們只是一個公司,我們以盈利為第一目標。”桑德斯說道。

他已經在趕人了!

聽到了桑德斯的話,維恩笑了笑:“果然,對商人來說,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寧可通敵,也不願意放棄利益。”

“維恩先生,如果您繼續說這種不著邊際的話,那我會請保安送您出去。”桑德斯的臉色嚴肅,你特麼居然來這裡說風涼話,信不信出去之後在沒人注意的街角挨悶棍?

“桑德斯先生,我來這裡,是有重要任務的。”維恩說道:“白房子對於我們在高科技領域裡的落後非常擔心,希望我們能迅速追趕和超越,所以,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建議,如何才能讓我們在晶片領域裡反超東方。”

肯定不能讓東方人當老大啊!

在鐵礦石領域裡的打壓已經失敗了,在晶片領域裡的技術又比不過,白房子裡的人非常惱火,不過,後者和維恩沒關係,維恩又不是搞技術的。

桑德斯黑著臉不說話。

“白房子那邊經過討論,決定用制裁的手段,我們需要找到龍芯四號的缺陷,然後開出高價罰單,最後禁止這種晶片在我們美國上市,還有歐洲,我們會封鎖他們外銷的道路。”維恩說道:“伱覺得這種辦法如何?”

“禁止進入我們市場?”桑德斯的臉上帶著譏諷:“那種精英想出來的就是這種狗屁倒灶的辦法?如果我們有同型別的產品,甚至是更加先進的產品,我們當然可以對他們為所欲為,就像是當初在汽車領域裡做的那樣,但是,在晶片領域裡,龍芯壓根就沒打算外銷,他們只是不願意讓那些黑心的商人賺錢,所以才提高售價搞外銷的。”

“現在,如果要開出高價罰單,禁止晶片銷售,那隻會起到一個作用,讓我們國內無法平價獲得龍芯四號處理器,和當初的龍芯三號一樣,價格的數字一樣,但是在東方銷售的單位是人民幣,在我們這裡銷售的單位是美元,我們將會七八倍的價格來購買到同樣效能的處理器,我們就是冤大頭!”桑德斯說道:“高科技企業,怎麼會害怕罰單,人家壓根就不會交,大不了退出我們市場。”

“那該怎麼辦?可惜那個龍芯,還有那個中芯國際都不上市,否則,我們可以在資本市場玩殘他們。”

一般來說,打著高科技旗號的企業都會上市,透過股市可以籌集到大筆的資金,玩晶片更是要燒錢的,按說更應該上市籌集資金才對,但是,東方的這些企業都沒有上市,人家靠的是明州集團雄厚的資金!

現在,也導致了另外一個結果:想要對龍芯公司和中芯國際來做手腳的話,太難了!

“該死的,我就不相信,我們沒有辦法對付東方。”維恩說道。

“東方能突然崛起,靠的是技術路線。”桑德斯說道:“前些年,林本堅提出浸潤式光刻機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在意,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東方人卻高薪聘請了林本堅,將這種光刻機給做出來了,讓他們的光刻機技術瞬間進步了一大截。”

說起這個來,矽谷就是一片哀嚎。

當初,林本堅帶著他的發明,四處求助,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光刻機巨頭願意用他的設計,甚至,大家都覺得扯淡,把光刻機泡在水裡?你見過什麼電路是泡在水裡的?還是故意泡水?

在當初那段時間裡,林本堅就是矽谷裡的笑話,後來,林本堅消失了,大傢伙也不知道林本堅去了什麼地方,一直到後來,中芯國際搗鼓出來了0.13微米工藝,大傢伙才知道,林本堅的設想是正確的!

傳統的光刻機使用的鐳射光源是193奈米的,也就是說,最多隻能加工到0.18微米(按說193奈米應該是0.19微米,但是為啥工藝都是0.18微米的,華東之雄也不知道,按說這個時候的工藝還沒有水分,到了後來的5奈米,7奈米之類的,水分才真叫大,英特爾在14奈米上止步那麼久,實際上,如果按照真正的規則,臺積電的5奈米和7奈米,並不比英特爾的10奈米高階,臺積電的工藝裡都是水),如果再進一步,那就得尋找新的光源。

在這個方面,各個光刻機巨頭,比如尼康、IBM等等,走的都是尋找新光源的方式,用波長更短的鐳射來進行光刻,這樣就能繼續提升工藝製程了。

但是,這樣做耗費巨資,時間也很長,現在,各個公司還沒有掌握157奈米的光刻法,打算進步到0.15微米的時候,東方就把溼式光刻法給搗鼓出來了,直接越過了157奈米,透過光的折射,進步到了132奈米,實現了0.13微米的工藝製程。

這就屬於技術上的彎道超車了。

如果從132奈米。繼續降低到90奈米,那當然還需要選擇新的光源,在這條道路上,東方可能會走很久,但是,他們在0.13微米的工藝製程上,已經甩開了對手一大截,靠著這個工藝上獲得的利潤,足以支援他們研發更先進的工藝。

先掌握這種技術的,那就吃肉,後掌握這種技術的,那隻剩下吃屎了。

東方已經量產了,他們西方才開始向這個方向進發,這已經落後了,接著,等到他們耗費巨資,快研究出來的時候,東方肯定會把這種光刻機大量售賣,讓他們耗費巨資研製的光刻機沒有市場,而各個晶片巨頭,肯定願意採用東方的光刻機,因為已經執行過數年,效能已經穩定了,尼康之類的,第一次做浸入式光刻機,天知道會不會漏水之類的。

這樣,等到西方進入到0.13微米工藝的時候,東方估摸著已經搞起來了90奈米的工藝了,他們處處落後,再也無法追趕。

想到這裡,桑德斯就是一陣的感慨,晶片領域裡的廝殺就是這樣,以後,不知道有多少晶片公司能活下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