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電動汽車和電磁炮(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到秦濤的話,馬明好奇地望了過來:“秦總,我們如果自己建造汽車廠,要花很多錢,哪怕是倒閉破產的汽車廠也不例外,甚至會更復雜。您為何不同意上汽代工?”
“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產業鏈,我們是電動汽車,和那些燃油汽車不同。而且,我們既然要搞,就得搞實業,讓別人給代工,自己只是ppt造車,然後拉股價,那有什麼意思?”
秦濤是要腳踏實地地實幹的。在後世,電動汽車的製造企業分成很多種,排名第一的是自己有汽車廠,產量巨大,相當於後幾名的產能之和了,後幾名嘛,自己沒有汽車廠,只要採購一些零件,在代工廠裡組裝起來,然後再進行各種包裝,就能賣高價,顯得高大上起來了。
股值多高多高,那都是吹的,連自己的工廠都沒有,還能有什麼?
秦濤既然要搞電動汽車,那就要實實在在的搞,必須要有自己的汽車廠才行,至於投資嘛,搞實業,哪裡有不花錢的。
金太陽電動汽車其實有兩條路線,他們可以只搞研發,然後把研發成果賣給汽車廠,讓汽車廠搞。但是現在這個年代裡,估計沒有任何一個傳統的汽車廠有這個膽略敢大踏步地向電動汽車邁進,所以,還是得自己搞。
“現在國內有很多汽車廠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逐漸落伍。”馬明開口:“比如什麼飛虎、紅星、茶花等等,但是,這些汽車廠都是負債累累,而且廠裡都只剩下沒本事的人了,如果我們要是收購的話,得耗費很大的力氣。”
馬明實在是不想幹這個,僅僅是想一想,就覺得頭大了。
凡是破產的企業都有一個通病:管理不善,技術落後,工廠裡的工人也都混成了老油條,想要改變可不容易,可以說,有多少錢投入進去都可能會打水漂。
“而且,這些汽車廠所在的城市都不大,我們收購過來之後,還得派人員過去,很多人都習慣在華亭,不願意去小地方。”
秦濤點頭:“嗯,你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問題,但是也不是問題,我們只收購他們的造車資質,然後我們在華亭修建一個汽車廠,自己造車。”
這個秦濤早就想好了,只是一直沒有和馬明細說而已。
造車當然要在華亭,這裡畢竟有完善的汽車產業鏈,同時也容易吸引人才,誰不想留在華亭這種大城市?
但是,他又不願意依附別人,所以,就只能是購買一個破產的汽車廠,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個資質,或者說叫做準生證。
不是誰都能隨便造車的,得有身份才行,在國家搞改革之前,國內大大小小的汽車廠都沾了光,直接就有造車資質,但是,後續的造車企業尤其是民企,想要造車可不容易,就算是地方政府開綠燈,上級不給發證書也白搭。
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造出的車來也沒法上牌照,沒有戶口。
解決的辦法有很多,收購一個破產的汽車廠拿到資質,就是其中的一個手段,秦濤就算是在軍工行業裡很有名,也和造車行業沒關係,他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只能是走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了。
“這代價會不會有些大?”馬明小心翼翼地問道。
就為了買一個汽車資質,然後把整個汽車廠都給買下來?就算是破產的汽車廠,價錢也不低啊。
聽到馬明的話,秦濤搖搖頭:“當然不會。我們買了資質,在華亭這邊建廠,原本的汽車廠的那塊地,就可以徹底推平了,然後蓋樓啊,我們明州集團的基建部門,也要為當地建設做貢獻啊。”
以前的汽車廠,都是建立在城市的中心的,或者說,很多城市就是以工廠為中心發展起來的。買了汽車廠之後,推平了蓋樓,絕對能賺很多錢啊,這個年代,搞房地產絕對是最賺錢的。
明州集團是搞實業的,就算是有了基建部門,搞的也都是大生意,什麼建港口,蓋造船廠之類的,不過,如果遇到了一些機會,幫助某地發展一下城市建設,那也是很正常的嘛。
此時,聽到秦濤這樣說,馬明算是明白了一些,坐在一旁的武勝利笑呵呵地說道:“你們要當開發商了?”
“我們還是搞工業為主,順手搞建設就搞了,專門去搞樓盤開發的話,還是算了。”
武勝利點頭:“咱們國家的政策還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也會慢慢放開的,到了以後,想要搞汽車工業,應該上級就能鬆口子了,現在你們這樣做,也是唯一的辦法,我支援。不過,你們這電動汽車的技術,能不能用在軍事上?”
武勝利關心的依舊還是軍工的發展。
聽到了他的話,秦濤沒有思考,當下就點頭了:“那是當然。爸,咱們的電動汽車技術,當然能擴充套件到軍工領域。”
馬明皺起來了眉頭,秦總,這話有些大啊!
軍隊的裝備,從來不在乎什麼油耗,也不在乎尾氣排放,在乎的是效能啊!如果軍隊大力推廣電動汽車,那一旦沒電,還得花幾個小時充電,這不是坑嗎?
“比如說,島國人的常規動力潛艇,為了追求更高的水下續航力,就打算將鉛酸電池換成鋰電池,從而大大提升水下續航能力,還不用改動太多。”秦濤說道:“等到以後,咱們的技術成熟了,隨時都能用同樣的方案。”
國內選擇的是斯特林發動機,雖然輸出功率低,只能滿足水下低速航行能力,但是,這種發動機非常可靠,在上次金字塔國和美國海軍的演習中已經驗證了這一點,當然了,還有其他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