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四代機的研發憑資料說話(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得眾人紛紛點頭。
國內還沒有自研過重型戰鬥機,國內唯一走下來,成功的就是中型戰鬥機殲十了,這款戰機的效能讓人很是感嘆,三代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國內正在生產的重型戰鬥機殲十一,就是老毛子的蘇27的授權生產型號,在這款戰機的基礎上進行改動,也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但是,這也意味著601所再次選擇了平庸,他們不敢去搞全新的飛機,他們只能是在現有飛機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好,下面我們請顧總介紹611所的方案。”
顧老走上臺,看著下面的眾人,開啟了ppt。
讓人奇怪的是,他的ppt的首頁並沒有戰機的圖桉,而是一些文字。
“各位,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四代機究竟需要什麼。”顧老開始了他的發言:“美國人提出了4s的理論,這些理論指引著我們的戰機研發,我們分開來介紹,第一個,就是隱身能力,在戰場上,美國人的f117戰機已經成功地顯示出來了隱身機的威力,它只佔據出動架次的百分之二,卻摧毀了百分之四十的目標,而且,都是高危險的目標。戰鬥機具備隱身效能,可以讓它成為空中無聲無息的殺手。尤其是攻擊敵人的預警機等等高價值目標的時候,更是隱身機的拿手絕技,所以,我們首先要從外形上,讓戰機具備隱身性。”
十幾年前的競標會議,611所只是在601所彙報的間隙,做了一個短暫的彙報而已,但是這次就不同了,他們有大把的時間。
“目前,全球幾款成熟的隱身機,用的機頭佈局都是大同小異的,菱形機頭,平行四邊形進氣道,而且進氣道正好在和菱形下面兩個邊上,取得氣動和隱身的完美融合,所以,我們也沒有任何的創新,用的還是這種佈局,只不過,為了戰機格鬥效能的提升,我們使用了鴨式佈局,v型外傾雙垂尾的佈局。”
“在隱身機的時代,可以遠距離消滅敵人,還需要強悍的格鬥效能嗎?”在場的一名空軍大老發言了。
“如果面對非隱身戰機,的確不需要靠近,但是,如果對方是隱身機呢?都無法準確發現和鎖定對方的情況下,還是會進入到視距內。既然是一款重型戰鬥機,格鬥效能也必須是它的強項,為了更快地將機頭對準目標,獲得發射導彈的機會,我們繼續使用鴨式佈局。”
“美國的f22是常規氣動佈局,難道它的機動性就差了嗎?”
“但是美國的發動機技術先進啊,如果我們也有了推重比為10的大推力發動機,那我們或許也可以用常規氣動佈局,各位,發動機上的短板,不是短時間就能彌補的。”
眾人默然。
國內目前推力最大的是渦扇15,這是r79發動機的彷製品,加力推力達到了152千牛,但是自重也高達2.5噸,導致推重比只有6左右。
渦扇15還在改進之中,後續的型號會降低重量,提升推力,讓推重比進一步提高,但是,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在這個方面,不能奢望進展有多快。
三姨夫的推重比也是按照幹質量的演算法,才勉強接近8,而且推力不足,根本就無法作為四代機的動力。
“在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就只能透過氣動佈局來湊,我們用鴨式佈局,就是為了在有限的動力的情況下,提升我們的飛機格鬥效能。”宋老繼續介紹起來:“我們認為,這種方案是目前最合適的,在推力失量技術成熟之前,這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機動性不僅僅是大推力發動機的事情,還有推力失量技術,可以讓飛機做出更多的機動動作來,但是,這種推力失量技術的難度也很高。
f22用的是最簡單的擋板旋轉的方式,但是在旋轉的時候,會損失發動機的推力,美國人的發動機推力十足,損失一些無所謂,但是對己方來說,推力損失是不可承受的。
大毛走的是旋轉噴管的方式,噴管整體可以上下轉動十幾度,改進之後甚至還可以左右轉動,大大地提升了飛機的過失速機動能力,歐洲航展上頻頻出風頭的那架編號711的蘇37,就是靠這種技術來揚名立萬的。
但是,這種失量噴管的壽命很低,只有幾十個小時,是無法滿足高強度使用的。
兩種技術,國內都沒有儲備,研究起來時間必然不短,目前最好的方式,也是暫時用常規的發動機,等到以後技術達標之後再換裝,這樣,就得透過鴨式佈局來提升機動性了。
“同樣的,由於發動機落後,我們也暫時不可能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對我們來說,大航程比超音速機動更加重要,等待以後改型的渦扇15發展成熟之後,我們換裝上就能實現超音速巡航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眾人已經明白了,就和十幾年前那次一樣,宋老也是透過未來空戰的需要,來逐步得到結論:我們究竟該需要什麼樣的先進戰機!
“最後,我們來說說先進航電系統,作為一款四代機,它必須要採用主動相控陣雷達,按照秦總的介紹,這種雷達已經是綜合射頻系統了,不僅僅可以搜尋目標,還能進行通訊和電子戰…”
一款先進的戰鬥機,就在宋老的介紹中慢慢成型。
它的體型要比f22大一圈,這是為了更多的載油量,更大的彈艙等等做出的選擇,它的最大起飛重量也被限定在35噸左右。
“好了,兩款戰機已經介紹完畢了,接下來,我們就該談一談建議了,秦總,您有什麼想法?”林老開始總結了。
“兩個設計所的方案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秦濤開口說道:“不過,如果僅僅憑藉這些方案就決定,有些太過草率了。”
這當然不會一次開會就拍板,這次會議只是一個開始,此時,聽到秦濤的話,林老繼續說道:“那我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