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Link 16資料鏈(第1/4頁)
章節報錯
就這樣,德姆欽科感激於秦濤的雪中送炭,也不得不透過給東方打工的方式來償還債務,等到陶飛等人離開的時候,德姆欽科也跟著走了,他加入了320廠,搞起來了高教機專案。
至於秦濤,也就結束了其他的想法,和眾人一起回到東方,送德姆欽科一直到了320廠,算是禮賢下士了。
不過,等到他看到石老等人的進展的時候,卻是眼前閃亮。
“石老,你們的進度也太快了吧?”秦濤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僅僅是去了趟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回來之後,測繪彷制工作,居然已經有了成果!
生產線上,一架和t45一模一樣的飛機,已經開始總裝了!
“我們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快。”石老說道:“我們拿到了t45教練機之後,立刻就進行了第一時間的拆解,然後我們就發現,飛機的整體結構和我們的很相似。我們一邊拆解,一邊彷制,等到那邊拆解完畢,這架飛機也就給裝起來了。”
這些年來,國內一直在搞山寨,經驗豐富,這次,兩款飛機接近,所以,彷制的進度就更快了。
“當然了,為了能更好的把握飛機質量,這第一架飛機組裝起來之後,我們要進行全機靜力試驗,確定它的強度是否達到了艦載機的要求,這樣也就不用裝發動機了,只要測試機體就可以。”石老繼續說道。
秦濤點頭:“沒錯,是必須要保證質量。等到第二架飛機組裝的時候,發動機估計也就有了,看這樣子,到今年年底,這種飛機就能飛了。”
“嗯。”石老說著,想到了什麼:“秦總,我們在拆那架樣機的時候,還拆到了一些特殊的裝置。”
特殊的裝置?
秦濤有些好奇地跟著石老向前走,在一旁被拆散的樣機旁邊,找到了一個特殊的盒子,那個盒子的外面寫著link 16.
當看到這個的時候,秦濤頓時就感覺到心臟在噗通噗通直跳。這絕對是個意外的收穫啊,僅僅這一個盒子,一千萬美元就花得值!
這是高大上的軍用資料鏈啊!
在五十年代,美國拉著一眾小弟,搞起來了“戰術數字資訊鏈路”(tadil,簡稱資料鏈。
從定義上來說,資料鏈是一種按規定的訊息格式和通訊協議實時傳輸格式化數字資訊的戰術資訊系統。只聽這個定義,不能理解到它的強大,如果看它的應用場合的話,就該知道它有多麼的強大了。
預警機發現的情報,需要透過資料鏈傳輸給地面或者是其他的飛機,各個飛機之間,也可以透過資料鏈得知身邊其他同伴的位置,讓他們成為一個整體。
在最近的幾場區域性戰爭中,資料鏈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這種link資料鏈,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資料鏈,這個叫法是北約通用的,最初的時候,是link4 資料鏈,這是50年代末研製的非保密資料鏈,主要用於海軍對艦載飛機的指揮引導,後來經過幾次改進,後面也增加了a、b、c等不同的尾綴。
在七十年代,又研發出來了link11資料鏈,成為海軍最重要的資料鏈,不過,依舊還不能滿足他們的使用,到了八十年代,link16資料鏈又研發出來,它的特點是從單一軍種擴充套件到了三軍通用,作為一種具有擴頻、跳頻抗干擾能力的戰術資料鏈,它具有通訊、導航和敵我識別能力,可提供重要的聯合互通能力和態勢感知資訊。
在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的時候,駭客用的是最簡單原始的直接手動接線的方式,對於有線網路來說,只能這麼做,而對於link16資料鏈來說,就用不著了,這東西是無線電傳送資訊的,所以,只需要有相關裝置,在無線電的工作距離內,就能入侵到敵人的資料鏈系統之中去!
這該是多麼巨大的進步!絲毫不亞於當初在二戰時期,美國人得到德國的珍妮密碼機啊!
在七十年代,老毛子的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導致了這種絕密戰機的資料洩漏,同時也導致了飛機上的敵我識別等裝置暴露,老毛子不得不花費巨資,把這種系統給更換了。
那麼,如果美國老要是知道己方獲得了這種link16的資料鏈終端,是不是也意味著他們大批的裝置要被更換掉了?
這倒不一定。
因為這種資料鏈,具有跳頻能力。
跳頻是一種很先進的技術,最開始是為了防備干擾,比如說e2預警機,因為用的是米波波段,經常會和地面的電視訊號發生干擾,所以,雷達擁有跳頻能力,轉一圈之後,根據干擾強弱,跳到新的一個頻段上去。
對於預警機來說,自己跳就可以了,和別人沒關係,但是,這種資料鏈就不同了。
資料鏈不僅僅要有傳送的,還得有接收的,而且,接收和傳送的不在一起,所以,如果跳的話,那就必須要一起跳,否則的話,接收端和發射端不同步,那就無法實現通訊的功能了。
所以,跳頻的電臺,資料鏈等等,都得同步,按照同樣的規則,同時起跳,這一個資料包,用的是一個頻段,下一個資料包,就跳到了一個新的頻段上,這樣,就算是被別人發現,也根本就無法破譯內容。
那麼說,眼前的這個終端,是不是就沒用了?